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廣東2022屆高校畢業生供需見面活動恢復為線下舉辦 視頻制作人才受熱捧

            ■12月2日,廣東省2022屆高校畢業生系列供需見面活動(從化地區專場)在廣州軟件學院舉行。新快報記者 夏世焱/攝

            恢復為線下舉辦后,廣東2022屆高校畢業生供需見面系列活動首場活動舉行

            高校師生現場直播帶崗,校企合作同場簽約。12月2日,廣東省2022屆高校畢業生供需見面系列活動(從化地區專場)在廣州軟件學院舉行,419家企業攜1.7萬崗位線上線下招攬人才。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經濟復蘇,IT互聯網、視頻制作人才受到用人單位的熱捧,就業形勢持續向好。

            ■新快報記者 王娟 實習生 劉月華 羅惠蓮 通訊員 林延軍

            直播+智慧平臺,開啟就業新模式

            據介紹,由廣東省教育廳主辦、廣州軟件學院承辦的從化地區專場招聘會,是廣東省2022屆高校畢業生供需見面系列活動恢復為線下舉辦的首場活動。活動吸引了419家用人單位攜崗參與,來現場招聘有252家,線上招聘有167家,線上線下同時進行,為畢業生提供1.7萬多個崗位。

            記者在現場看到,活動吸引了不少該校和周邊院校畢業生。同在從化的廣州南方學院,甚至專程包車帶了100多位畢業生前來尋找伯樂。

            記者注意到,該校今年首次啟用了“直播帶崗”,學校師生和企業通過“就業市場分析+優質企業精準推送+優秀畢業生推介”等云端推介,從就業形勢、薪資待遇、發展前景、崗位要求等方面,向直播間的求職者進行了全方位介紹。

            此外,學校今年的活動依托省就業創業智慧服務平臺,采取線上線下一體化招聘模式。畢業生可在平臺完善電子簡歷,線上瀏覽參會企業職位信息,提前鎖定心儀崗位,和意向企業精準對接,縮短應聘流程。

            與400多家企業合作,高校精準育人

            當天,廣州軟件學院現場與十家企業代表簽訂校企合作協議,為本校畢業生引進更多優質資源。據悉,該校已與400多家企業建立校企合作。通過訂單培訓,專才特訓,假期實訓等項目,提前對學生進行專業技能特訓,培養符合企業目標的人才,為企業提供儲備人才的平臺。做到校企共建,校企共贏,畢業生獲利的局面。

            現場特設有就業服務站,邀請專業機構的職業生涯咨詢專家、法務專家為畢業生提供求職技巧。

            廣州軟件學院執行董事兼常務副校長遲云平介紹,今年招聘現場專門設立了一個學生創業專區和校友企業招聘專區,當天有30多家創業的校友企業返校招聘。

            據了解,該校作為國家、省、市三級眾創空間和廣東省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示范高校,重視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積極為學生提供所需的創新實踐場所和條件,鼓勵專創融合,扶持學生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學校目前在孵的學生創業團隊有70個,截至目前,學校在就業創業服務月舉辦了“模擬面試”“簡歷設計比賽”“‘職’點你一下——專家、名企HR、企業精英、校友等進校園系列講座”等50多場就業創業活動,為畢業生提供全方位求職創業指導與服務,深受畢業生的好評。未來學校也將創新方式方法,以多種形式開展就業創業活動,不斷提高就業創業服務,促進畢業生就業提質增效。

            IT互聯網、視頻制作人才受熱捧

            記者發現,當天參加現場招聘的企業和職位,約六成與IT類有關。這些崗位,也深受畢業生們青睞。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經濟復蘇,IT互聯網、視頻制作人才受到用人單位的熱捧,就業形勢持續向好。

            據統計,該校2020屆畢業生初次就業率的平均薪酬首次超過5000元,達到5200多元。遲云平認為,在當今的信息時代,具有信息技術類優勢的專業和人才,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也是頗具優勢的。相關調查顯示,廣軟畢業5年的畢業生平均薪酬為8815元,在廣東本科高校排名第12位。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當今大學生求職時,除了考慮地域、薪酬等因素,專業對口、職業前景及就業城市環境等也成為重要考量因素。廣軟網絡技術系信息系統與管理專業的藍同學已收到一個滿意的offer,他表示自己之所以最終選擇落戶廣州,是因為廣州經濟發展和精神文化的平衡吸引了他。同樣來自計算機系的陳同學,則更期望找到專業對口,且選擇大的互聯網平臺去學習和展現自己的才華。

            遲云平建議,畢業生擇業要守得住自己的專業,耐得住寂寞。他認為,就業形勢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每一年都會出現波動和變化,但社會對某一專業型人才的需求是不會因為外部因素的變化而形成逆轉制的變化。他建議學生要把自己的專業學精,盡量在自己所學的范圍內就業。雖然疫情也催生了一些熱門的行業,但可能只是一個短期擇業的考量,不能作為終身安身立命的選擇。要根據自己所學的專業,先打好基礎,再做長遠的規劃。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廣東 供需 高校畢業生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