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周聰 王楠 通訊員 穗人社宣
視頻/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郭思琦
展工匠風采、圓技能夢想。作為廣東省規格最高、規模最大、水平最高、影響最廣的省級綜合性職業技能競賽盛會,廣東省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廣州賽區)12月3日上午在廣州琶洲廣交會B區展館正式開賽。
本屆大賽廣州賽區共設60個集中競賽項目,競賽項目分世賽選拔項目、國賽精選項目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項目。其中,世賽項目54個,國賽精選項目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項目6個。
涉及制造業、信息技術、交通運輸、建筑業、服務業等十四個國民經濟行業大類。有超過半數的項目屬于生產制造類和生活服務類項目,四分之一項目屬于基礎設施建設項目,4個項目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項目。
競賽內容均為當前行業企業廣泛應用的技術技能。大賽共有來自省屬駐穗技工院校和職業院校、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共23個參賽代表團,706名選手參賽,619名裁判人員參與執裁。
選手中有435名來自技工院校,206名來自職業院校,65名來自企業。參賽選手的平均年齡為23歲,年齡最大的56歲,參加木工項目;最小的16歲,參加信息網絡布線項目。
參賽選手中,中職學歷占18%,高職學歷占14%,大專學歷占30%,本科學歷占17%,其它學歷占21%。學歷最高的為博士。
大賽的看點亮點紛呈大賽將技能競賽和技能展示交流活動有機結合,整合政府企業、院校和社會各界力量集中辦賽,主要亮點、看點有:
第一個看點是競賽項目豐富多彩。這是本次大賽的首要看點。本次大賽項目多、規模大、水平高、觀賞性強,既有工業設計、原型制作、工業機器人系統集成等先進制造業項目,也有區塊鏈應用操作員、人工智能訓練師、大數據技術應用、物聯網技術等戰略產業新興項目,還有機電一體化、數控車、砌筑、時裝技術等傳統產業項目,也有木工、園藝、花藝等觀賞性強的項目,還有美容、烹飪、茶藝等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項目,項目豐富多彩、精彩紛呈。大賽競賽項目對標世賽和國賽,水平高、含金量足,可以充分發揮以賽促學、以賽促訓、以賽促評、以賽促建的作用,全面提高技能人才工作能力和水平,激發崇尚技能、追求卓越的熱情。故借此契機,大賽專門組織廣州市技工院校500名學生開展志愿者服務,組建一支專業技能大賽志愿者隊伍,有效彰顯大型賽會的實踐育人功能,把勞動教育、素質教育、綜合育人融入技能人才培養全過程。
第二個看點是展示交流活動。大賽在B區12.2展館專門設置了交流展示區域,分為廣東省級展區、各地市展區、“三項工程”展區以及參賽行業部門展區、技工院校展區、贊助企業展區和設施設備支持單位展區等共44個展區,全方位展示我省技能人才工作取得的成效。各地市展區展示了近年來“三項工程”的特色亮點,設置了品類多樣的互動交流展示項目,包括廣府特色的廣繡項目;中國文化陶藝;服飾制作技能展示與體驗項目展現傳統服飾之美,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新派廣府面塑代表著人們對工藝之美的追求,更是對生活的美好向往;寵物(貴賓犬)造型修剪技術,染色、雕花等新技能,中國風活體貓服裝造型展示,互動項目豐富多樣、精彩紛呈。廣州展區展示了“三項工程”羊城行動高質量發展的成果,突出今年廣州尋找“粵菜名品名店名廚”活動;守正創新擦亮了“廣東技工”金字招牌,展現高技能人才風采;“南粵家政”為城市“一老一小”撐起廣州品質生活幸福傘。
第三個看點是“世賽與技能中國:2021廣州高峰論壇”。論壇分為“現代產業發展與技能中國廣東行動”“世界技能大賽與高技能人才培養”兩個主題開展。論壇邀請了世界技能組織國際標準和評估顧問珍妮女士,以及我國代表性行業企業、技工院校代表分別作主題演講,中間穿插“校企研”圓桌對話,共同為廣東產業高質量發展和高技能人才培養獻計獻策。論壇還將由世界技能大賽中國(廣州)研究中心現場發布《世界技能大賽參賽選手職業發展情況調查研究》報告,并舉行政府、企業、院校、研究機構等深度合作的簽約儀式。
第四個看點是舉辦龍頭知名企業與大賽優秀選手就業意向對接會。該活動引入國務院國資委中央企業人才開發交流平臺——國投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國聘網)和廣東省戰略性產業人才培養與評價聯盟,聯袂打造線上線下雙選平臺,為本次大賽706名競賽選手和廣東技工院校往屆優秀競賽選手提供就業服務平臺,優先對接企業,優先納入南粵工匠人才港的“三優先”保障,為其提供長期就業、能力評測和職業規劃等服務。為產業轉型升級和企業引進高技能人才提供人力資源服務。活動采用線上線下聯動,吸引廣汽集團、格力等數百家國企、名企爭相招攬優秀高技能人才。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