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廣東省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新工匠比拼腦力手力 黑科技現場斗艷爭芳

            大賽現場,選手各展所能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宋金峪 攝

            廣東省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開賽,比賽項目對接新興產業集群發展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周聰 王楠 通訊員 穗人社宣

            12月3日,廣東省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廣州賽區)開賽,逾700名選手同臺競技。大賽(廣州賽區)包括54個世賽項目、2個國賽精選項目以及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項目,大部分比賽將分三天進行。羊城晚報記者注意到,從比賽項目設置來看,不僅數量呈現增多趨勢,項目領域也從工業向服務業、互聯網等方向延伸。

            賽場直擊

            3D數字游戲項目:15小時內設計“印第安女戰士”

            近幾年,游戲產業爆發式發展,3D數字游戲產品層出不窮,被譽為“技能奧利匹克”的世界技能大賽也把“3D數字游戲藝術”設置為重要賽項之一。

            在廣東省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比賽現場,3D數字游戲藝術項目裁判長葉維中介紹,比賽以世界技能大賽標準作為參考標準,考核參賽選手的色彩、比例、結構、造型等美學設計知識和軟件運用的掌握程度。

            據介紹,比賽要求選手在15個小時以內,以電影《阿凡達》的世界觀為背景,從無到有設計出一個印第安風格的女戰士。根據賽程,比賽共設置三個考察模塊,包括概念設計,文檔描述、3D建模與雕刻,以及展UV、貼圖繪制、引擎輸出。

            選手必須在兩個小時之內確定藝術風格,使用電腦軟件完成概念設計方案,同時撰寫一份說明文檔;隨后,在七個小時內制作三維模型,并運用雕刻工具豐富模型細節。最后,在六個小時內拆分UV并繪制全套PBR材質貼圖,進行渲染輸出。葉維中表示,在實際工作中,該任務需要一個團隊工作一周時間方能完成。目前,來自省內的12名選手正同臺競技。


            比賽既看手上功夫也拼腦力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宋金峪 攝


            人工智能訓練師項目:看看誰能“教懂”機器人

            隨著科技發展,人工智能技術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智聯汽車、無人機、機器人……為了讓AI更“懂”人類、更好地為人類服務,人工智能訓練師等職業應運而生,逐漸變得有標準、可規范。人們熟悉的天貓精靈等智能產品背后,都有人工智能訓練師的付出,此次該賽項也出現在大賽賽場。

            比賽怎么比?該項目裁判長寧寧告訴羊城晚報記者,比賽項目集操作和觀賞為一體,技術難點在于如何調用后臺編程模塊實現數據標記和識別,讓機器人“學會”一項技能。比賽要求選手在3小時內,對小車完成包括自動啟停、自動駕駛循跡、自動緊急制動、紅綠燈識別等功能的測試,并在沙盤展示區成功演示。屆時,觀眾將親眼目睹到未來高科技交通的一個樣本。

            比賽要怎么評判呢?寧寧說,裁判評分依據很多,例如,視頻數據采集的時長是否達到2小時?模特的面部是否完整出現?小車是否能準確識別目標繼而做出動作?采集場景內行走路線是否凌亂?采集場景搭建是否安全?這些都會被記錄,并進行分數評定。

            業界聲音

            競賽是人才培養 “助推器”“新火種”

            技能競賽是檢驗職業院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就技能競賽如何推動成就技術人才問題,羊城晚報記者在現場采訪了兩位技工院校的黨委書記。

            “在廣東省第二屆職業技能大賽中,我院作為實施保障單位,承擔了園藝、管道與制暖、水處理技術、建筑信息建模4個項目的辦賽工作,并選派9名選手參與電子技術、商品展示技術、工業機械、塑料模具工程等8個項目的比拼。”廣州市公用事業技師學院黨委書記鄒菁告訴記者,技能競賽是高技能人才培養的“新火種”與“助推器”。學院以技能競賽為抓手,促進技能大賽技術標準向高技能人才培養標準轉化。

            “比賽不僅要求參賽選手掌握技能,還要求他們考慮項目經濟性、環保性等因素。”廣州市輕工技師學院黨委書記成振洋也表示,技能人才通過努力可以達到一定高度,比賽和展示對他們來說是種認可,這也為大眾提供認識技能人才的機會。隨著近年來“粵菜師傅”“南粵家政”“廣東技工”三大工程的推進,社會愈發重視技能人才,“中國制造”需要越來越多的技能人才參與。

            場外探蹤

            機器狗智能車搶眼 粵菜廣繡家政吸睛

            比賽之外,相關展示交流活動也亮點頻出。大賽在廣交會B區展館B區12.2展館專門設置了交流展示區域,并分為廣東省級展區、各地市展區、“三項工程”展區以及參賽行業部門展區、技工院校展區等共44個展區,全方位展示廣東技能人才工作成效。

            走路、翻轉、拱手行拜年禮……記者在廣州市技師學院展位上看到,一只“黑科技”機器狗正行云流水般地完成系列指令動作,吸引不少人駐足圍觀。據悉,目前該機器狗主要面向公安、消防應急等領域,能實現自動巡檢、對應急環境進行偵查等。

            該展位的另一輛智能網聯小車也吸引了大家的眼球。這臺智能網聯小車由廣州市技師學院的三名老師帶領智能網聯汽車專業的學生研發。目前,該小車能實現L4級別自動駕駛,可以完成快遞配送等服務。該車擁有可以識別紅綠燈的雙目攝像頭,激光雷達則能對前方500米內的障礙物進行三維建模,判斷與前車之間的跟車距離。

            羊城晚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廣州展區主要展示了“三項工程”羊城行動成果,其他地市展區也展示了近年來“三項工程”的特色亮點,設置了品類多樣的互動交流展示項目。除了極具廣府特色的廣繡、陶藝,還有寵物(貴賓犬)造型修剪技術、染色、雕花等新技能以及中國風貓咪服裝造型展示,豐富多樣、精彩紛呈。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手力 廣東省 工匠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