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煥坤
圖/主辦方供圖
南國冬日如春暖。12月5日,2021廣州文交會海珠分會場暨海珠區首屆文商旅融合發展大會在工美港藝博中心舉行,給冬日再添幾分暖意。
分會場及大會以“聚能、融合、創新”為主題,通過發布行動計劃、評選文化企業、簽約重大項目、搭建服務平臺、舉行圓桌對話等,展示海珠文化產業成果,推動海珠文商旅融合發展,為打造廣州高質量發展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持。
分會場及大會舉辦的背后,是海珠區在文商旅融合發展上的久久為功——回望過去,海珠區按照“以文促旅、以旅興商、以商承文”工作思路,以廣州塔、琶醍、太古倉、海珠濕地等示范引領項目為突破口,持續推動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文商旅融合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展望未來,海珠區在“十四五”期間,將以文化之“魂”、商業之“力”、旅游之“體”,重點打造文商旅融合樣板區,建成廣州歷史文化傳承地和品質消費體驗地。
載體建設初見成效
十里紅云一灣水、八橋畫舫十六亭,海珠湖畔,兼具漢唐古風和嶺南韻味的廣州文化館已完成主體結構封頂并通過驗收。英雄木棉、含苞待放,廣州塔下,以“水中盛放的英雄花”為主題的廣州美術館已完成主體結構封頂。科技花園、懸浮城坊,緊鄰的廣州科學館正在進行基坑施工……近年來,廣州三大文化場館紛紛落地海珠,承托起以海珠為重要組成部分的嶺南文化。
黃埔古港
海珠,古稱江南洲,文脈流徽,詩禮相尚,曾獲全國文化模范區、2014-2016年度和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書畫)。近年來,創新如露水,澆灌這片土地上的文化載體,文明傳承和文化創新在此交相輝映。
4月9日至6月6日,作為第六屆嶺南書畫藝術節重要活動之一,國畫主題沉浸式科技藝術展《在地新生》在海珠區十香園紀念館舉行。通過數碼編程、體感交互、三維動畫、機械設計,200多幅嶺南畫派經典國畫作品以一種新形式接近觀眾。
海珠區文物博物管理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十香園紀念館是嶺南畫派發祥地和傳承地,接下來將通過跨界文創項目,活化利用嶺南書畫文化,為打造文商旅融合樣板區夯實基礎。
南華西街歷史文化街區
除了植入現代高科技手段,海珠還從環境提升、業態提質、體量擴容等方面著手,升級文商旅融合重要載體。如,依托廣州塔建設世界級濱水活力區,引進非遺文創、非遺展覽、粵劇展演等形式傳承嶺南文化,推動廣州塔與珠江航道連片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完成金沙路、革新路、環島路等綠化設施、市政人行道提升,啟動太古倉碼頭-大阪倉-志愿者公園-洲頭咀公園聯合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工作;開始海珠濕地品質提升工作,推進智慧濕地、國際濕地館建設。
文化產業蓬勃發展
企業強則產業興。近年來,隨著文商旅融合重要載體的建設與提升,優化營商環境政策的出臺與加碼,海珠吸引并孵化一大批擁有巨大發展潛力的文化企業。
海珠工美港
“九五年動畫”位于海珠區工美港,“95后”創始人朱芷儀畢業于同樣位于海珠區的廣州美術學院。“在大學時我就發現海珠創新創業氛圍濃厚,于是畢業后我也走上這條路。”朱芷儀說。
不到4年時間,九五年動畫從5個人的初創團隊發展成為有50多名成員的專業動畫創作企業。朱芷儀表示,創業路上,多虧了政府的政策和資金支持,讓她們更勇往直前。
在政府精心培育下,海珠的文化企業不斷崛起,在省市甚至全國舞臺上嶄露頭角。11月18日,第十二屆中國國際影視動漫版權保護和貿易博覽會上,2021年“動感金羊”優秀作品扶持項目獲獎名單公布,來自海珠的本土動漫IP豬豬俠從1574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豬豬俠大電影?恐龍日記》榮獲優秀動畫長片獎、《豬豬俠之深海小英雄1》榮獲優秀動畫系列片獎,成為“雙料”IP。
據統計,目前海珠聚集各類文化企業逾萬家,規上文化企業400余家,文化產業園區30余個,國家級、省級、市級文化產業園區12個,數量在全市名列前茅。
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琶洲核心片區
在數字經濟作為世界經濟增長重要引擎的背景下,位于海珠區的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琶洲核心片區更是為文化產業插上了再騰飛的翅膀。
截至目前,琶洲地區已引入一批數字文化行業領軍企業。今年1—10月,全區規模以上互聯網、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收458.54億元,增長23.4%。
商旅文旅深度融合
11月29日晚,“Young城Yeah市冬日盛惠”2021年廣州夜間消費節在海珠琶醍拉開序幕。消費節期間,琶醍將舉行“廣府yeah市”生活節、廣東大學生廣告節、粉絲狂歡節等夜間活動,繼續增強海珠區和廣州市的夜間消費集聚能力。
激活夜間經濟只是海珠接下來建設新活力文商旅融合圈、打造文商旅融合樣板區的重要一環。
琶醍夜景
據了解,在12月4日市文交會上,海珠區已促成的簽約項目累計達115億元。另外,在5日的分會場及大會上,重大動作頻頻——小洲云藝術文化創意園項目、江南文商旅融合圈社區全域治理試點項目等多項文商旅融合項目簽約,金額近23億元。
海珠區還重磅發布文化產業發展聚能計劃,并成立文化產業聯盟、文化藝術聯盟。
海珠區人民政府與廣州美術學院簽訂共同推進海珠新活力文商旅融合圈建設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攜手從洲頭咀公園到鶴洞大橋,打造濱水藝術長廊;從廣州塔到保利廣場6.6公里閱江碧道,打造最具藝術氣質的世界級文商旅融合發展帶;串聯十香園、廣州美術學院等藝術地標,連片打造立足海珠區、輻射粵港澳大灣區的最紅藝術名片。
文聚海珠,未來可期。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