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2021科創大會上,“中國企業科創力100強排行榜”發布:在近6000家上市企業中,阿里巴巴獲評 “年度研發投入”和“科創力評分總分”雙料第一。阿里云中國區副總裁張濤在會上發表《創新自研技術,服務實體經濟》主題演講,表示阿里云在科技投入的同時,也將繼續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積極參與廣東數字化建設。
他表示,自研創新鐫刻在阿里云基因里。從十二年前大力投入自研云操作系統“飛天”,打破國外在云計算底層技術上的壟斷;到推出自研云原生數據庫PolarDB,中國企業首次挺進Gartner全球領導者象限;再到推出首款通用服務器芯片倚天710,以及“磐久”服務器家族,實現了芯片、服務器、操作系統的全棧技術自研。
阿里云也是國內最早投入自研綠色科技的云廠商之一。張濤介紹,阿里云仁和數據中心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全浸沒式液冷數據中心。相比傳統數據中心,其PUE最低可以達到1.09,每年可省電7000萬度。明年,阿里云河源數據中心將會100%使用清潔能源。
在大力投入科技研發的同時,張濤指出,阿里云也在積極推動創新技術與各行各業的融合,并在廣東有了諸多成果。
在政府的數字化轉型方面,阿里云為南海城市大腦搭建了區、鎮、村居一套信息化管理標準,區級城市大腦基礎平臺為區、鎮、村居三級提供數據、技術和業務協同創新能力,并落地了多個標桿創新應用,形成“1+3+N”體系,助其成為廣東首個區級城市大腦標桿。
同時,阿里云也與南方電網,南方航空,嶺南集團、廣東交通集團,越秀地產等大型國企在數字化轉型方面深度合作。其中,南方電網早在2018年就與阿里云合作,率先搭建電網系統的調度云平臺,目前已有上百個業務系統跑在調度云平臺上,業務運行效率顯著提高。今年,國內電力行業首個云超算平臺——南網調度云超算平臺也已上線,在今年第7號臺風“查帕卡”中有效支撐了南方電網在臺風天的應急指揮工作。
廣東是制造業大省。阿里云飛龍工業互聯網平臺已覆蓋制造企業供應鏈、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五個環節的數字化。除了美的等龍頭企業外,還幫助小家電、電子、日化等廣東特色產業的超過150家中小制造企業“開源節流”。
張濤表示,阿里云將結合廣東“雙十”產業集群方向,集中整合資源,助力產業發展。今年,阿里云將有更多人員投入到珠三角周邊的粵東,粵西,和粵北區域,聯合生態合作伙伴幫助當地的政企客戶享受云計算、數字化帶來的技術紅利。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