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孫唯
近日,由廣東省教育廳、深圳市教育局主辦,廣東省教育研究院、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承辦的2021年廣東省隨班就讀示范區示范校(園)建設工作交流研討活動在深圳舉行。
活動上,省教育廳提出,力爭到2025年,廣東基本建成高質量發展的特殊教育體系。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7%以上。
據了解,近年來廣東先后實施了第一期和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制定出臺有關政策,建立了由教育、編制、發改、民政、財政、人社、衛健、殘聯等八個部門參與的特殊教育聯席會議制度,成立了特殊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和省特殊教育資源中心,逐步完善以隨班就讀為主體,以特殊教育學校為骨干,以送教上門為補充的殘疾兒童入學安置機制,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入學安置率達到95%以上,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學生逐年大幅增加,隨班就讀支撐保障體系不斷健全,生均公用經費得到充足的保障,師資隊伍不斷壯大,管理水平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各地不斷涌現出了一批先進典型和優秀案例,充分展示了廣東融合教育工作亮點和水平。
活動中,省教育廳對全省隨班就讀工作提出了幾點要求。省教育廳指出,要大力倡導融合教育理念,提高融合教育的溫度。普通學校應通過提供適當的教育與相關專業服務,使特殊學生在融合的環境中增長知識、獲得技能、增強社會適應能力,為全面融入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各學校要堅持融合教育理念,打破物理的屏障到跨越心理的間隔,推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融合教育。
省教育廳強調,要扎實推進示范區示范校建設,打造區域隨班就讀工作樣板。各示范區示范校要以創建國家級示范區示范校為目標,在隨班就讀資源中心建設、資源教室建設運行、特殊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特殊教育聯席會議制度等方面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打造區域教育品牌,為全省的融合教育發展貢獻各自的經驗和智慧。
同時,還要以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為抓手,全面提升融合教育質量。按照拓展、融合、提升、保障的總體思路,進一步健全特殊教育體系,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機制,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質量。力爭到2025年,基本建成高質量發展的特殊教育體系。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7%以上。普通教育、職業教育、醫療康復、信息技術與特殊教育進一步融合,實現省、市、縣、校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全覆蓋和招收5人以上殘疾學生的普通學校資源教室全覆蓋。融合教育穩步推進,教師隊伍不斷優化,保障能力持續增強,質量效益全面提升。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