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丹陽 通訊員 韓冬冬 逯雪佳
“感謝你們,是你們的及時幫助,拯救了4條鮮活的生命。此次救援成功,充分體現了黃茅海項目建設者強烈的責任意識和嚴謹的工作作風。”12月15日,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T3合同段收到了一封來自珠海市海上搜救中心的感謝信。一封信,也道出了三天前發生的一起救人事件。
12月12日下午16:34,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安全員肖昌敏正在高欄港大橋Z3主墩平臺巡查,突然發現有人落水。按照“就近快速”的救助原則,肖昌敏立即采取項目應急響應措施,迅速撥打黃茅海項目救援艇電話報告突發狀況。救援艇師傅接到電話后,立刻趕往落水人員位置。
3分鐘后,救援艇抵達事發位置。事發位置位于黃茅海海域,處于海風口,水流湍急,環境十分復雜。救援人員觀察發現,共有4名人員落水,其中一人已被水流沖擊到60米外的海域深處,隨時都有生命危險。情況緊急,刻不容緩,黃茅海項目現場安全人員化身救援員,立即投身到營救當中。
拋下救生圈、救援繩和泡沫浮球,不斷調整船艇位置,第一個落水人員被成功救起;隨后,再次調整船艇位置,相繼救起第二個、第三個落水人員。最后,救援艇駛向距離較遠的落水人員,由于風浪太大,落水人員已出現體力不支的現象,救援人員多次調整、多番嘗試,成功救回最后一名落水人員。17:00,距離事發26分鐘,4名落水人員全部被救回。
正在施救的救援艇
據了解,這4名人員是附近的漁民,由于風浪太大,小漁船側翻造成落水。了解詳情后,救援人員對落水人員普及了做好海上安全的一些舉措。隨后,黃茅海項目將漁民落水情況上報珠海市海上搜救中心,并詳細說明了落水地點、人數、救援情況。
肖昌敏表示,他是黃茅海項目救援隊的普通一員,因為接受過專業的海上安全技能培訓,才能夠快速實施有效的救援。同時,他也表示,此次實戰救援反應了黃茅海項目應急救援隊的專業素質,檢驗了救援隊伍應急事故處理能力,后續將會持續加強應急處置演練,提升技能培訓,為黃茅海項目安全建設保駕護航。
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是繼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之后,粵港澳大灣區又一跨海通道工程。路線全長約31公里,其中海域段長度約15公里,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建成后將與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南沙大橋、虎門大橋,共同組成大灣區跨海跨江通道群,助力大灣區早日形成世界級交通樞紐。
建設中的黃茅海跨海通道
黃茅海項目救援隊提醒廣大民眾:乘船務必規范穿著救生衣,駕駛船舶務必安全操作,及時關注天氣變化,提前落實安全防范措施。如水上遇險,請及時撥打求救電話12395。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