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擁抱數字化 讓“治水”變“智水”

            治水事關民生大計。廣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水利改革發展工作,將《廣東省水利發展“十四五”規劃》列為省“十四五”重點專項規劃。

            但在水網發達而復雜的廣東,傳統人工治理模式較為低效、智能技術手段應用不足、涉河湖資源融合共享不暢、缺乏長效運營保障機制,如何消除當前水利治理信息化水平亟待提升的痛點,實現協同共享、快速響應、智能分析、輔助決策,構建智能高效的水利管理體系?

            廣東省水利廳正聚焦“智慧河湖”場景,基于聯通大數據、數字孿生、AI視覺分析、衛星遙感、鷹眼監視等技術能力,發力“智慧碧道、河湖管理、河長履職”三大維度建設,將“治水”變成“智水”。

            智慧碧道:科學規劃碧道建設“一張圖”

            目前,廣東正全面開啟萬里碧道建設工作,打造“清水綠岸、魚翔淺底、水草豐美、白鷺成群”的沿河復合型廊道,通過系統思維共建共治共享,優化廊道周邊的生態、生活、生產空間格局。

            在廣州南沙,蕉門河碧道如今已成為市民觀光休閑的好去處。在碧道的建設管理過程中,廣州市政府基于聯通數字孿生技術,構建蕉門河碧道全域立體管控場景,一方面完整呈現碧道工程建設景觀與成效,另一方面通過整合沿河水質監測、高空鷹眼等物聯網監測能力,實現碧道問題及時發現,問題趨勢精準研判,充分提高碧道養護與管理效能。

            同時,為支持未來碧道規劃建設真正落到實處,智慧碧道基于聯通人口大數據運營能力,精準分析碧道服務范圍內人口基數與人口結構,進一步將分析結果與碧道內容相融合,從民生熱點出發為碧道規劃建設提供科學依據,使萬里碧道工程真正建之于民。

            河湖管理:精準畫像開出河湖“病歷單”

            河湖管理作為新時期河長制工作的重點要求,首先需要清晰的了解河湖癥結。廣東省水利廳依托聯通數據治理與分析能力,融合國家水利部河湖健康評價體系,全省首創地構建河湖健康智能化評價,以河湖為對象構建河湖健康畫像,量化地梳理河湖問題,為河湖治理手段提供科學的輔助決策。

            進一步地,水利廳融合聯通無人機巡查、衛星遙感、視覺AI三項前沿技術,打造河湖空天地一體化監管體系,大面積、高精度、高時效地對八類河湖典型問題進行監管,在釋放全省10萬基層巡河勞動力的同時精準鎖定污染區域,及時制止違法事件,動態追蹤處置流程,長效維護河湖環境。

            河長履職:智慧巡河流轉處理“少跑腿”

            巡河是河長的重要職責之一,但傳統的人工巡河方式,“靠腿跑、用眼定”,巡查效率低、覆蓋面有限,還會受到交通、人為因素的影響,難以實現常態化監管。

            基于聯通信息化技術開發的河長巡河平臺,能夠將無人機巡河收集的河湖動態數據、發現的河湖問題進行分析處理和閉環追蹤,為河長提供完整明確、清晰可行的處置策略。目前有超8萬名廣東省河長使用移動端巡河助手,通過線上手段優化日常業務流程,將各類河湖相關事件標簽化流轉處理,構建多維的河長考核評價體系,通過考核評估更科學地督導各級河長完成履職工作,打造全閉環的管理過程,推動河長履職的良性循環發展。

            近期,國家水利部河湖保護中心蔣牧宸主任一行到訪廣東省水利廳進行調研,省河長辦重點介紹了“智慧碧道、河湖管理、河長履職”三大維度建設成果,蔣主任對廣東智慧河長現階段建設成果表示高度認可,希望廣東省保持先行先試的建設姿態,持續演進提升,在全國范圍內打造“智慧河湖管理”示范性標桿。

            在剛剛過去的第十六屆中國電子政務論壇暨首屆數字政府建設峰會上,廣東聯通作為唯一運營商與廣東省政數局、數字政府研究院、數廣公司和華為公司共同發布廣東省數字政府省域治理“一網統管”理論報告并上線粵治慧平臺。其中在一網統管水利專題呈現的“智慧碧道、河湖管理、河長履職”三個模塊,定將聚力實施“851”廣東水利高質量發展藍圖,為水利治理插上騰飛雙翼。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智水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