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他坐擁“鴉飛不過的田產”,卻一把火燒毀自家田契!為何?

            他坐擁“鴉飛不過的田產”,卻一把火燒毀自家田契,帶領群眾走上農民運動的道路,被毛澤東譽為“農民運動大王”;他開辦農民運動講習所,是廣州農講所第一任主任,還領導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紅色政權——海陸豐蘇維埃政府。


            他便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杰出的中國農民運動領袖彭湃。



            今天

            讓我們一起來聽聽《百年揚帆》講書人

            來自廣州市越秀區中星小學的朱玲影

            講述關于“農民運動大王”彭湃

            燒掉自家田契

            為革命奮斗的故事

            《百年揚帆》是由中共廣東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編著的黨史讀本,在今年10月已正式出版!這是一本學習中國共產黨廣東地方史的好教材,出版后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尤其是青少年。


            彭湃燒田契 只為農民覺醒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叫彭湃,是廣東最早發動農民、組織農會、開展農民運動的先驅和領袖,毛主席盛贊他為“農民運動大王”。

            彭湃出生在海豐縣城橋東一個富裕的地主家庭。

            彭湃舊居來源:打卡廣東紅


            小時候,他看到來他家交租的農民總是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心里非常難過,便默默地下定決心,要在有能力的時候解救農民,推翻黑暗的舊社會。


            在日本早稻田大學學習期間,彭湃已經開始重視農民問題。

            1924年,楊石魂(左)在廣州與青年運動領導人阮嘯仙(中間站立)、彭湃(右)、張善銘(中間坐)合影。來源:南方日報


            在留學回來后,他立即投入到了轟轟烈烈的大革命活動中,廣結農友,幫助窮人,家里怕他把家產敗光,于是就決定分家。


            彭湃非常高興,他認為家里分給他的那些家財田產,都是剝削農民得來的,現在應該還給農民。

            于是他就把家里分給他的地契和商鋪租賃契約,挨家挨戶地送給農民。

            但農民們不相信有這樣的好事,怕之后惹來更多的麻煩,甚至有佃戶哭著求他“高抬貴手”放過他們,沒有人敢從他手中接過田契。

            “要革命,就要徹徹底底,農民不相信,我就做給你們看!”

            彭湃知道農民最喜歡的活動就是看大戲,某天晚上他請戲班在自己家門口上演大戲,并請十里八鄉的農民前來觀看。

            演出時他拿著一大捆田契走上臺,臺下立刻安靜了,他說:“兄弟姐妹們,彭名合的田不是彭名合的,更不是彭湃的,而是大家農民兄弟,起五更睡半夜,終年辛勤勞動開墾來的。現在,田是誰開墾的,就歸誰。我本來想把田契還給你們,但是你們不相信,不敢收,那我就現在當著你們的面全燒了,你們自己領取自己的田地吧,以后不用再來交租了,交來了我也不收。

            他一張張地宣讀田契上的地點、畝數、佃戶姓名,然后全部燒毀。

            很快,彭湃燒田契的故事傳遍了海陸豐地區和東江各縣。

            他用行動贏得了農民的支持和信任,農民們擁戴他,追隨他,并一起加入農會,投身革命浪潮中。


            彭湃雕像來源:南方日報

            彭湃燒田契
            這個故事背景是海陸豐農民運動
            據《百年揚帆》一書介紹
            彭湃領導的海陸豐農民運動
            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早期農民運動之一

            海陸豐農民運動

            廣東最早的農民運動在海陸豐(地域范圍主要指海豐縣、陸豐縣等)。而海陸豐農民運動和一個人的名字緊密聯系在一起,這個人就是彭湃。


            1922年7月29日,彭湃和青年農民張媽安、林沛、林煥、李老四和李思賢在彭湃居住的得趣書室一起宣誓,成立了廣東省第一個農會組織——“六人農會”,揭開了轟轟烈烈的海陸豐農民運動的偉大歷史篇章。

            六人農會雕塑 來源:南方日報


            接著,海豐縣總農會于1923年1月成立,7月成立了廣東省農會。從此,彭湃領導海陸豐農民以至廣東全省的農民,逐步開展了轟轟烈烈的農民運動和減租斗爭,并隨著斗爭的開展,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關于農民運動和減租斗爭的思想主張。廣東成為大革命時期全國農民運動最有聲勢的地區之一。


            彭湃領導的海陸豐農民運動,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早期農民運動之一。海陸豐農民運動與武裝斗爭相結合,為全黨提供了示范作用。1925年從廣州出發的兩次東征對海陸豐農民運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海陸豐農民運動的蓬勃興起,又極大地支援了兩次東征的勝利。可見,農民運動與武裝斗爭的密切結合,首先是海陸豐革命運動創造出來的重要經驗,也是大革命時期的重要經驗。


            陸豐縣總農會舊址 來源:南方日報

            海陸豐農民運動是《百年揚帆》讀本里
            百年黨史中在廣東發生的
            100余個重大事件中的一個
            而彭湃燒田契的故事
            是《百年揚帆》里200余個
            振奮人心故事中的一個

            《百年揚帆》記錄了
            許許多多類似重大歷史事件
            和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

            讀本按照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四個歷史階段
            以發生在廣東的
            100多個重大事件為線索
            書寫了200多個感人至深的故事
            收錄200多幅歷史照片和新聞圖片
            其中部分歷史照片為首次向外界公開
            權威、全面、豐富
            立體、生動、多維地
            展示百年黨史廣東光輝實踐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這一篇章
            你可以看到
            潮汕七日紅

            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在南昌發動了震驚中外的南昌起義,拉開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序幕。根據中共中央的行動計劃,南昌起義后,起義部隊迅速撤離南昌開赴廣東。9月18日,南昌起義部隊主力進入大埔縣城。19日,起義部隊占領三河壩并作出分兵決策,主力向潮汕進軍,朱德率領3000余人留守三河壩。


            9月23日至30日,南昌起義部隊進駐潮汕地區,史稱“潮汕七日紅”。


            進駐潮汕的起義部隊,分別在潮州涵碧樓和汕頭大埔會館設立了指揮部。這兩座歷經滄桑的古老建筑,見證了潮汕地區這一段可歌可泣的紅色歷史。

            涵碧樓全景來源:南方日報


            “潮汕七日紅”雖僅存七日,但紅色政權點燃了潮汕地區革命的烈火,留下了深遠的影響。同時,南下部隊撤離潮汕前,留下一批革命骨干和槍支,加強了潮汕革命武裝的力量。


            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


            為總結領導工人運動的經驗,擴大陣地,爭取和團結全國各類工人團體迎接全國性罷工高潮,進一步消除無政府主義、勞動合作主義對工人運動的影響,使工人在反帝反封建的斗爭中團結起來,取得更大勝利,中國共產黨決定由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發起召開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

            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舊址來源:南方+客戶端


            1922年5月,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在廣州舉行。共有173名代表出席大會,他們來自全國12個城市,代表著110多個工會組織、34萬名有組織的工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牢牢把握大會的宗旨和萬向,使得持續6天的大會,最終得以勝利閉幕。

            第一次全國勞動大會舊址來源:南方日報


            大會所通過的全國組建工會以產業為主的原則,有利于實現工會的聯合與統一,有利于推動當時各地罷工斗爭和工會運動的發展。大會的召開,標志著各黨各派的工人組織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的領導下,開走向全國工人階級的團結與統一。之后,第二、第三次全國勞動大會也在廣州召開。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這一篇章
            你可以看到
            茂名頁巖油礦


            一項決策造就一個產業,一個項目催生一座城市,這在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是奇聞,茂名就是如此。


            由于茂名石化的誕生,茂名成了全國重要的石油化工產業基地。1955年5月12日,周恩來總理親筆批示,成立茂名頁巖油廠籌備處,組織開展頁巖油開采提煉,并將其作為“一五”計劃期間國家156個重點項目之一。

            中石化茂名石化公司


            1957年在茂名大頭嶺建起了新中國第一座頁巖煉油廠。1958年3月22日,生產出了第一桶頁巖油。1960年茂名建成了年產頁巖250萬噸的大型露天礦山,從1962年正式生產至1992年12月停產,這座位于中國南海邊的油母頁巖大礦山共掘出油母頁巖1.02億噸,生產頁巖油270萬噸,利用頁巖發電27176萬千瓦時,為解決新中國成立初期廣東和西南地區能源緊缺的問題作出重要貢獻。


            韶關鋼鐵廠


            1958年冶金工業部根據國家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安排和毛澤東關于“在中南建設五大廠礦”的指示,決定在廣東曲江縣籌建韶關鋼鐵廠,規模為年產鋼80萬噸。1966年8月22日,韶鋼的電爐車間建成,成功煉出第一爐鋼水,韶鋼正式誕生。


            1997年5月8日,廣東韶關鋼鐵集團的廣東韶鋼松山股份有限公司(韶鋼松山)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2003年6月28日,韶鋼集團躋身世界鋼鐵企業100強。2004年,韶鋼集團實現年產鋼350萬噸。

            韶關鋼鐵來源:南方+客戶端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這一篇章
            你可以看到
            敲響土地公開拍賣“第一槌”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初期,為滿足特區建設需要,科學合理地開發和利用土地資源,廣東省人大常委會頒布《深圳經濟特區土地管理暫行規定》,在全國率先推行土地有償使用制度,同時規定禁止土地買賣或出租。


            1987年5月,深圳市委常委會會議原則同意《深圳經濟特區土地管理改革方案》,對深圳經濟特區土地管理的方法、經營、政策引導等方面提出進一步改革的思路,基本上確立了競爭、開放性市場的改革方向。


            1987年12月1日,深圳市人民政府首次公開將一塊位于羅湖區布心路翠竹新村面積8588平方米、用于興建住宅的用地進行了公開拍賣,敲響了新中國歷史上土地拍賣“第一槌”


            中國土地使用權拍賣第一槌來源:南方日報


            廣州白云國際機場

            廣州白云國際機場(簡稱“白云機場”)始建于20世紀30年代,是全國三大航空樞紐之一,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空中絲綢之路”的重要國際航空樞紐之一,粵港澳大灣區核心樞紐機場。


            1950年3月,舊白云機場被移交給新成立的中國民航廣州辦事處。同年8月1日上午,機場舉行了隆重的八一開航儀式,白云機場的客貨營運業務就此恢復。


            2004年8月5日,廣州白云國際機場遷址白云與花都交會之地。新白云機場創造了當時多項國內之最:國內規模最大的機場、功能最完善的候機樓、國內最大的飛機維修機庫、我國最高的民航管制塔臺……在新冠肺炎疫情考驗之下,2020年白云機場逆勢“起飛",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共完成航班起降37.3萬架次、運輸旅客4377.7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75.4萬噸。

            廣州白云國際機場來源:南方日報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一篇章

            你可以看到

            自由貿易試驗區


            2014年12月,國務院決定設立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2015年4月21日,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儀式在廣州南沙舉行。


            自貿試驗區依托港澳、服務內地、面向世界,努力建設成為粵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樞紐和全國新一輪改革開放先行地。


            自貿試驗區的實施范圍116.2平方公里,涵蓋三個片區:廣州南沙新區片區60平方公里(含廣州南沙保稅港區7.06平方公里),深圳前海蛇口片區28.2平方公里(含深圳前海灣保稅港區3.71平方公里),珠海橫琴新區片區28平方公里。

            珠海橫琴自由貿易試驗區來源:南方日報


            高效交通網


            要想富,先修路。1981年,廣東率先實行“貸款修路、收費還貸”政策,憑借勇于飲“頭啖湯”的創新精神和改革實踐,多渠道籌資加快公路建設,開全國“以橋養橋、以路養路”之先河,進入交通運輸業大變革、大建設、大發展的“快車道”。1984年,全國第一座“以橋養橋,收費還貸”的東莞中堂大橋開通運營。到1990年,廣東全省“改渡為橋”52座,新建橋梁1195座,實現了廣珠、廣湛、廣深、廣汕等全省國省道公路主干線無渡口通車。


            以1989年廣東省第一條高速公路——廣佛高速建成通車為分水嶺,廣東適時將工作思路從抓建橋轉變為抓公路建設、抓主干線公路改造轉變為興建高等級公路,到2001年,廣東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已達1500公里,基本建成沿國道干線高速公路主骨架。到2009年,廣東高速公路里程4035公里,全面超越“亞洲四小龍”,實現了市市通高速,形成省內“一日工作圈


            許廣高速陽山段來源:南方日報

            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簡明讀本

            本書區別于專業理論書籍

            《百年揚帆》讀本里每個事件的標題上

            都有“打卡廣東紅”小程序的二維碼

            小程序實現全面打通

            依托小程序

            引入視頻、音頻、VR

            采用現代新媒體科技展示手段

            讀者既可以線下讀書學習

            還可以掃碼進入

            “打卡廣東紅小程序

            進行線上VR打卡參觀

            體驗沉浸式黨史學習


            目前小程序準備開辟“百年揚帆”板塊

            上傳《百年揚帆》圖書的部分精彩內容

            還準備增加“知識競賽”欄目

            將黨史知識做成題目

            答對有分

            積分達到一定數量就可以打開盲盒

            有機會獲贈《百年揚帆》圖書

            雖然我們多次推薦“打卡廣東紅小程序

            但還有些新朋友不了解操作和打卡方式

            更多詳細“打卡”攻略

            請戳這里查看

            還等什么?

            讓我們一起上

            “打卡廣東紅”小程序

            “云游”全省紅色地標吧!

            來源:《百年揚帆》、南方日報、廣東教育出版社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田契 田產 他坐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