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馬燦 通訊員 陳宛佳
12月16日,由廣東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和廣東省食品生產技術協會聯合主辦的,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2021年食品安全宣傳周系列活動之一的“尚儉崇信 反對浪費 健康生活”研討會在廣州舉行。會上,與會專家對學校餐飲問題進行了探討。
學校食堂區別于一般的餐飲單位,具有用餐對象特殊、營業時間集中、用餐人員密集與就餐環境封閉等特點,其食品安全與學校師生健康息息相關。
為規范廣東省中小學校食堂制作或供餐單位配送團體用餐的管理,由廣東省食品生產技術協會、廣東省華粵食品安全促進中心、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聯合提出,經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批復立項《廣東中小學校團體用餐生產加工質量管理規范》團體標準的制定。
記者了解到,該團體標準主要包括學校食堂和供餐單位的通用技術要求和特殊技術要求,重點強調學校食堂和供餐單位的場所布局設計、設備設施及原料采購運輸、驗收及貯存、食品安全控制、供餐管理要求,并對學校食堂和供餐單位的資質信譽、生產能力作出規定。
同時,根據中小學生不同年齡段的能量營養素需求,給出三餐比例要求及具體營養要求;在質量安全要求方面,針對原料、生產過程及終產品中關鍵指標的檢驗方法、判定要求、監控頻率進行規定。
廣東食品專家席靜指出,中小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營養狀況直接關系到其智力與體格發展,高質量的學生團體用餐是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保障。
她認為,該團標的制定和實施,有助于建立科學合理的學校團體供餐生產加工質量管理規范,對學生團體供餐的生產配送、原料及成品質量安全要求進行規范管理,以達到規范供餐行業,提升從業人員專業素質,保障學校團體供餐的質量安全要求。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