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周聰
12月21日上午,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上線廣東“民聲熱線”,就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工傷保險、農民工工資支付、應聘中勞動者權益保障等問題進行了解答。
近年來,隨著我國平臺經濟的快速發展,網約配送員、快遞送貨員、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數量大幅增加,已成為我國勞動者隊伍的有生力量。特別是風里來,雨里去,街頭巷尾到處可見外賣小哥,早已成為廣大市民“最熟悉的陌生人”。
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和新形態下靈活就業人員,他們的權益該如何效保障了嗎?惠州市的外賣小哥小畢的遭遇給出了一個否定的答案。
小畢在一個名為風火輪的外派公司工作。他發現每個月,公司都會從工資里扣取部門費用進行購買保險。其中一份名為雇主責任險的商業保險,讓小畢困惑不已。到企業詢問時,公司告訴他,這個保險是發生意外時,會為員工提供保障賠償。
一開始,小畢認為既然受益人是自己,也就沒多想。可是當小畢上班期間,發生意外后。拿著保單進行理賠時卻發現。受益人竟然是企業,而并非是個人。也就是說,企業拿著小畢的工資,為企業買保險。
對于小畢的遭遇,在省政協委員龍建平看來,是十分不合理的:“他買了商業險享受不到,要他放射社保為例,雖然買的是商業險跟人社部門沒有關系,人社部門要對企業進行監管。我個人認為簽這個保險的時候信息不對稱,有可能這個保險是霸王條款,這是一個問題。”
對此,龍建平建議相關的職能部門要設立投訴的窗口,在新業態人員以及外賣小哥遇到問題能夠投訴和求助。同時我們相關的部門要及時解決問題,現在拖了半年沒有解決,這個太慢了。
“這個公司確實是侵犯了勞動者的權益。”廣東省人社廳副廳長左孟新表示:接下來,惠州人社局將履行好職責,同時做好排查工作。不但是這個企業這個外賣小哥,不僅是惠州市。將加大全省開展勞動者權益方面排查力度,整治的力度和采取有力的措施。
節目期間,省人社廳還就“民聲調查”、“民聲問答”環節中, “農民工沒有拿到工資,就說明這個事情有問題。這是我的態度。有問題不可怕,有問題要主動解決并化解這個問題。” 對于欠薪問題,左孟新表示,要切實維護好農民工勞動報酬權益,做好欠薪問題線索核查處置。
據統計,今年以來廣東已為9.67萬名勞動者追回工資待遇10.67億元,在2020年度國家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考核重返A級行列。同時,左孟新在節目中還向群眾宣傳了2021年4月1日起實施的《關于單位從業的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勞動者等特定人員參加工傷保險的辦法(試行)》。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