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梁懌韜 通訊員 王天巍 林俊君
據廣東省氣象局12月22日通報,廣東省東江、韓江流域及粵東沿海地區今年1-11月降水持續嚴重偏少。結合2020年9月以來的氣象實況,上述區域已遭遇1961年以來最嚴重旱情。
根據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有關抗旱減災工作的部署,12月19日-21日,廣東省氣象局抓住臺風“雷伊”影響的有利時機,提前做好增雨作業準備,實時跟蹤雷達回波及云的發展演變情況,積極組織廣東大規模人工增雨空地聯合作業。結合對各地雨量的觀測,氣象部門判斷本輪人工增雨作業已取得明顯效益。
廣東揭陽,氣象工作人員實施人工增雨 通訊員供圖
根據通報內容,12月19日夜間起,增雨飛機先后在廣東開展增雨作業4次,飛行作業時長長達13小時,覆蓋粵東、粵北和珠三角地區。
另外,廣東在揭陽、潮州、汕尾、深圳等15個市開展火箭增雨作業,截至12月21日15時,15市的38個作業點共作業50次,發射火箭彈208枚。
廣東茂名,氣象工作人員實施人工增雨 通訊員供圖
廣東惠州,氣象工作人員實施人工增雨 通訊員供圖
據通報,在人工影響天氣增效作用下,12月20日-21日,珠三角市縣、河源、梅州、揭陽、汕尾出現了大雨到暴雨,粵西市縣出現了小雨局部中雨,廣東其余市縣出現了中雨局部大雨。期間廣東全省平均雨量30.8毫米,江門臺山汶村鎮錄得廣東全省最大雨量135.0毫米。
通報表示,這次降水過程有效降低了廣東大范圍森林火災風險等級,有利于增加庫塘蓄水,在緩解廣東氣象干旱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