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亮 通訊員 李云飛 王京州 實習生 洪佳恂
圖/學校供圖
12月25日,中華文化港澳臺及海外傳承傳播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在暨南大學石牌校區舉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暨協同創新中心建設高端論壇”。
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主任盧鳴東,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所長胡正榮,暨大黨委書記、中心理事長林如鵬,暨大校長、中心副理事長宋獻中等出席會議。
暨大
林如鵬在致辭中介紹中心的體制架構、培育歷程以及被教育部認定為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以來的主要進展,并指明未來建設的方向。
暨大文學院院長、中心常務副主任程國賦
暨大文學院院長、中心常務副主任程國賦匯報近一年多以來中心在人才培養、體制機制建設、重大項目申報、重點教材編寫、重要評獎活動等方面的成果和進展。
暨大校長、中心副理事長宋獻中總結
宋獻中強調:“中心應當堅持‘高目標、大協同、真創新’,加大轉化和創新的建設力度。”此次會議還商議并表決通過協同創新中心理事會章程和學術委員會章程,進一步健全中心的體制機制。
理事會章程在線上議定
在隨后的主旨發言和專題研討中,12位專家學者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途徑、港澳臺及海外傳承傳播的方法、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鑒等方面展開分享。
盧鳴東表示:“中華文化給亞洲各國尤其是韓國、日本、越南等鄰國帶來深刻而廣泛的影響。這些鄰國在古代通常使用漢字,圍繞中國形成漢字文化圈。中華優秀文化對其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等多方面產生了相當正面的影響。”
吉林大學教授張福貴發言
“重新辨析和梳理‘傳統’這一概念,有助于樹立現代文化在文化傳統中的地位?!苯逃恐形膶W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吉林大學教授張福貴表示,現代文化傳統不僅不容否認,而且理應成為當下文化自信的重要標志。
暨大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程京武分享:“只有‘腳踏中華大地’,才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而要‘傳承中華文明’,就要做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向世界傳播好中國聲音,促進人類文明交流互鑒,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p>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所長胡正榮表示:“‘借船出?!蝗纭齑龊!?,打造國際傳播的自有新平臺,是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使優秀傳統文化落地的重要途徑?!?/p>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所長胡正榮發言
廈門大學教授李明歡分享其關于“華僑華人與中華文化海外傳播”的思考:“傳播中華傳統文化時,既要開放自信,也要溫和謙遜,既要坦誠對話,也要深入調研。惟其如此,方能相互理解、增進共識,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需要通過講故事的方式更好地闡述文化價值內涵。中國有故事,但新媒體時代,還需創新中國故事的融媒語言,創新語言和語法體系,凝練獨特的價值內核?!濒叽笮侣勁c傳播學院黨委書記劉濤分享學院通過VR技術再現線下木雕展廳,通過H5改編年桔壁畫等創新做法。
“新形勢下華文教育除了編寫教材、師資培訓、文化傳播研究外,應走出‘象牙塔’,開展文化普及工作,更好地關心服務對象,了解他們需要什么、缺少什么?!濒叽笕A文學院院長邵宜表示,只有把兩者結合起來,以需求帶動研究,以研究充實學科,中心才能更好地完成傳承傳播中華文化的使命。
論壇現場
據悉,中華文化港澳臺及海外傳承傳播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由暨大牽頭組建,協同境內外十多家單位,從2012年開始建設和培育,圍繞中華文化在港澳臺及海外的傳承傳播,在人才培養、學術研究、資政服務等方面都取得突出進展。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