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周聰
2022年1月7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
廣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黨組書記陳敏表示,《規劃》對就業、社保、收入分配等民生工作進行部署。到2025年,廣東將實現“勞有樂業、才有優用、技有專長、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人才集聚新高地和民生保障新高地全面建成。
就業創業
城鎮新增就業550萬人以上
就業一直是百姓就為關注的話題,陳敏表示,“十三五”期間就業局勢穩中向好,經濟基本盤進一步夯實。聚焦中央“六穩”“六保”決策部署,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五年全省城鎮新增就業突破700萬人、占全國1/10,年度平均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始終控制在3.5%以內。
“‘十四五’時期,廣東將全面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加大重點群體就業的支持力度,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多渠道靈活就業,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陳敏介紹,“我們要實現城鎮新增就業55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
對此,廣東將突出就業優先目標導向,完善援企穩崗擴就業政策體系,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容量、提升就業質量。其次是穩住重點群體就業,特別是高校畢業生、異地務工人員、就業困難人員、脫貧人口等群體,廣東將予以重點關注和重點支持。
陳敏透露,目前,全省靈活就業人員約2000萬,未來還會更多,這是就業最大增長點。“我們將強化普惠性創業扶持政策,支持和規范新就業形態發展,持續推動多渠道靈活就業,加快完善相關勞動權益保障制度。”
與此同時,廣東還將深入實施“互聯網+就業”服務,推行就業實名制,加強就業形勢分析研判,健全就業風險應對機制,兜牢困難人員就業底線。
社保醫保
全省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要達到95%
陳敏表示,在社保方面,省人社廳將建立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十四五”期末,全省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要達到95%,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
據了解,在過去的五年里,廣東實現企業職工養老、工傷保險基金省級統籌,生育保險與職工醫保合并實施。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年均增長5.9%,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比“十二五”期末增長80%,職工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基金支付比例分別穩定在85.2%和70%左右。
記者了解到,廣東將從提成次、保待遇、建體系、強服務四個方面入手。
“廣東將不斷完善企業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實現與全國統籌有序對接。鞏固完善工傷保險省級統籌,推動失業保險省級統籌,加快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省級管理。”陳敏介紹,與此同時,完善養老保險待遇計發辦法,發揮二、三支柱補充作用,多渠道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健全各險種待遇確定和正常調整機制;在推動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成熟定型的基礎上,加快發展補充性養老保險,穩妥推進職業年金投資運營,鼓勵和引導重點企業及行業建立企業年金,爭取國家試點實施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提高精細化管理服務水平,推動社保事項100%全流程網辦。大力推進社保卡居民服務“一卡通”,提升政務服務供給能力及管理效能。
人才隊伍建設
抓好高水平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兩支隊伍”
《規劃》圍繞“雙區”戰略、就業創業、社會保障、人才隊伍、技工教育、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勞動關系、公共服務等八個重點領域描繪了發展任務
陳敏介紹,省人社廳將聚焦“雙區”和兩個合作區建設,全力深化人社領域創造性引領性改革。實施大灣區“就業通”“社保通”“人才通”“治理通”工程,高質量建設“1+12+N”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體系,推進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港澳居民,推進引進外籍家政服務培訓師、特殊工時管理等改革試點,帶動全省人社事業高質量發展。
十四五期間,省人社廳將聚焦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全力抓好專技和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拓展“灣區人才”工程內涵,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高層次人才,建立完善分類分層職稱評價體系,推動博士博士后青年人才創新發展,深化事業單位人事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做實做細人才服務工作。
在鄉村振興發展方面,省人社廳將全力推動三項工程高質量發展。持續提升“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實效,推動三項工程從“惠及面越來越廣”轉到“越來越好”,全力打造技能人才工作的金字招牌。深入實施“鄉村工匠”工程,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健全技能人才評價激勵、競賽選拔機制,建設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技能大師工作室,大力弘揚新時代工匠精神。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