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廣東學校均已執行作業公示制度 培訓機構即將全面“營轉非”

            華師附小課后服務

            廣東落實“雙減”政策成效顯著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蔣雋

            教育,是國之大計。2021年“雙減”政策以雷霆之勢落地,成為“十四五”教育改革突破口,培養學生綜合素養成為大勢所趨。廣東教育“十四五”規劃提出,要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升,是教育發展的核心要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教育發展的時代主題,是構建教育高質量發展體系的重要著力點。

            學科類培訓機構壓減率達95%

            給兒子換過5個幼兒園、從國際到國內教育體系都體驗了一遍的朱女士,不可謂不雞娃。但這樣的媽媽在“雙減”后也松了一口氣。“五年級的哥哥成績一般,學科類補習班全沒得上了,報了基礎托管,校內寫作業答疑,每天回來能踢一小時足球。妹妹一年級沒有書面家庭作業,上點素質課,培養培養興趣。”朱女士表示,這樣輕松的日子,她以前想都不敢想,那時“不是在家吼作業,就是在送娃去上補習班”。

            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雙減”成為“十四五”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雙減”意見中最受關注的內容,當屬對于培訓機構的規定。要求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占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

            廣東迅速開展校外培訓專項治理行動,短時間內,檢查整頓校外培訓機構逾1.57萬家(次),實現全覆蓋。

            全省整治對象為已注冊在案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培訓機構逾7000家,已壓減至300多家,壓縮率達95%。允許繼續經營的培訓機構,將于近期實現百分之百“營轉非”。

            元旦后,廣東再發力,明確自2022年春季新學期授課起,義務教育階段線上學科類校外培訓基準收費標準(培訓課時時長為30分鐘)核定為20元/課時?人次。各地市也相繼出臺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指導價。

            “分層”讓學生做適合自己的作業

            壓歲錢怎么存利息最多?到清邁旅行,機票怎么買最便宜?游學英國,自助和跟團哪個更省……這些,都是廣州中小學生的學科作業。本學期,中小學生開始告別重復性、低效率的作業了。期中,廣州市第五中學七年級的同學到海珠濕地公園做生物課作業,同學們化身“植物獵人”,在導師任務單的引導下分組比拼,觀察島上的物種、調研生態圈樣本并制作標本。在真實的情境下,同學們靈活運用課本知識,在老師的引導下學會提出問題、進行深度思考。

            “雙減”政策明確提出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學校要確保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家庭書面作業,小學三至六年級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鐘。

            “減作業”的關鍵是減少機械、無效作業。廣東各地中小學積極探索、變革作業方式方法,項目式、體驗式、說畫寫做等形式多元的作業層出不窮。

            聚焦作業這一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廣州打出一記“組合拳”,圍繞作業設計和實施工作指引、學科作業設立和小課題選題指南三方面,實現老師對作業的“看人點單”,減輕學生課業壓力。

            如今,廣東所有義務教育學校均執行了作業公示制度,有效減輕了學生課業壓力。在顯眼的地方設置了“年級作業公示欄”,通過定期公示老師給學生布置的作業內容,避免隨意布置作業的現象。

            一二年級首次無紙筆期末測試

            元旦過后,“雙減”后首個學期進入期末“考試季”,小學一二年級迎來首次無紙筆期末測試。廣東各地小學創新探索,采取游園通關、人機對話、綜合日常表現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期末評價。

            萌娃化身“小小采購員”,選出自己喜歡的套餐,算出總價格,說出購物券金額夠不夠買。這就是本學期天河第一小學一年級進行的“智慧大通關,樂學總動員”期末大型游園活動,以游戲通關的方式,語文和數學同時進行測評,在集贊卡上蓋章。二年級進行了“智慧島”探險之旅期末測評活動,對學生的表現進行星級評定。語文、數學共設置8個攤位,進行不同能力點的測評。

            給加點字選擇正確讀音、選出適當的詞語形容月亮……記者在海珠實驗小學看到,學生以班級為單位進入測評教室,超大屏幕上顯示題目,同學們人手一個專用答題器,每個學科10個題目,都是選擇題,學生在答題器上按下自己選擇的選項,即可完成答題。

            跟過去以紙筆考試為主的測評方式相比,這學期一二年級的期末測評活動以游園或創設情境的方式,讓學生擺脫了考試壓力,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完成了對其學科綜合素養的考察。

            專家點評

            創造推動學生自主發展的教育生態

            “關注學生成長需求、助力學生自主成長,要達成這一目的,需要創造滿足學生需求與推動其自主發展的教育環境和生態,這正是中央推動‘雙減’政策的初衷。”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天河區教育顧問、廣州中學名譽校長吳穎民解析“雙減”對構筑教育生態的重要性時稱。

            他指出,減負是手段,目的是提升基礎教育質量、水平,讓孩子們全面發展、健康成長。而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必須有一系列的改革優化。

            他回顧過去稱,幾十年來“減負”不下十次,但治理多年不斷“下藥”又不斷“復發”,“學生負擔過重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猶如‘孿生兄弟’,是基礎教育里兩個非常頑固的常見病、多發病。”

            吳穎民指出,今天的“雙減”必須要吸取歷史的教訓,不僅要治標,更要治本,如果不把學生過重的負擔減下來,教育所倡導的五育并舉、德育為先、全面育人、立德樹人就沒有辦法落到實地,對于這一點,教育者必須有清醒的認識。

            減少學生作業負擔,老師需要更新觀念,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反復操練、重復做題的教學方式,既不能提高教學質量,又加重學生負擔。因此老師要作出改變,改變教學設計、提高課堂效率、合理有效地布置作業。”吳穎民說。

            “雙減”政策對學校教學質量、服務內容提出了更高、更多元化的要求。“學校必須努力適應新要求。加強教師培訓,更新教育觀念、方法、評價方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課后作業品質,這樣,學生負擔才會真正減輕。”吳穎民說。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作業 廣東 培訓機構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