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前三季度業績中規中矩的臺基股份近日突爆大額虧損,預計2019年度虧損2.105億元至2.155億元。公司表示,由于泛文化業務營收大幅下滑、利潤虧損,公司判斷因收購北京彼岸春天影視有限公司(下稱“彼岸春天”)存在大額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的跡象,預計本期計提2.83億元左右的減值準備。
上證報發現,作為臺基股份泛文化業務的主要運行公司,彼岸春天的經營情況此前已有明顯異樣。這不禁讓人感到疑惑,臺基股份大額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的時間,為何拖到了2019年年報?
彼岸春天經營早有異樣
據臺基股份2018年年報介紹,彼岸春天是一家互聯網影視內容提供商,擁有完整的互聯網內容產業鏈,影視制作業務以定制網劇為主,銷售模式主要為定制模式。
自2016年溢價17倍收購彼岸春天,臺基股份意圖打造“半導體+泛文化”的雙主業經營模式,但也因此產生了約3.53億元商譽。
不過,彼岸春天的發展并不理想。原股東承諾,彼岸春天2017年和2018年的凈利潤將分別不低于3900萬元、5070萬元,而在2017年和2018年,彼岸春天分別實現凈利潤2155.51萬元、4478.84萬元,均未完成業績承諾。
臺基股份解釋,2017年由于電影票房未達預期,部分平臺定制網劇項目延期拍攝,無法在報告期確認收入;2018年影視文化行業整體波動較大,彼岸春天業務受到部分影響,投資的兩部影視劇未能按預期完成發行工作,無法確認收入。
臺基股份的上述解釋符合行業趨勢。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分析,近年特別是2019年,影視行業從制播到宣發均出現明顯回落。短期來看,影視行業受政策約束的周期仍會延續。
對此,臺基股份只進行了小額的商譽減值。2017年和2018年,臺基股份分別計提商譽減值準備3977.62萬元、2512.59萬元。
然而,連續兩年未完成業績承諾的彼岸春天,其經營頹勢在2018年已經顯現。
2018年,臺基股份的應收賬款較期初增加5951.02萬元,增長98.84%,主要是子公司彼岸春天應收賬款期末余額較上年有較大幅度增長所致;預付款項較期初增加3753.09萬元,增長243.01%,包含了彼岸春天的預付款大幅增加。
對比可見,臺基股份在2016年和2017年年報中,并未提及彼岸春天的應收賬款、預付款項大幅增加。
高管體外公司
多次參與臺基股份資本運作
彼岸春天收入囊中后未完成業績承諾,臺基股份在這期間引進的高管,反倒偏愛資本運作有關。
2016年6月23日,臺基股份聘任袁雄為總經理、胡建飛為副總經理。公開資料介紹,袁雄生于1987年,自2010年起先后任職中信證券經理、高級經理、副總裁;胡建飛生于1987年,自2012年起先后任職中信證券投資銀行委員會高級經理、副總裁。二人在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方面具有豐富經驗,主導了多個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項目。
對于上述人事變更,臺基股份解釋,為結合公司發展戰略和轉型需要,要持續引進具有資本市場經驗和泛文化領域人才,保障公司“半導體+泛文化”的雙主業快速穩健發展。
對于臺基股份的這一舉動,市場嗅到了資本運作的“氣味”。
2016年9月,臺基股份發布收購計劃,擬收購上海潤金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下稱“潤金文化”)100%的股權,同時向樟樹市海德而立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下稱“海德而立”)等公司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6.2億元。
海德而立的出資人包含了袁雄和胡建飛。同時,海德而立注冊于2016年6月22日,僅比袁雄和胡建飛被臺基股份聘任的時間早了一天。
雖然臺基股份對潤金文化的收購最后終止,但是袁雄和胡建飛還參與了臺基股份的另外多起資本運作。
例如在2018年9月,天津臺基海德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臺基海德基金”)與天津銳芯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天津銳芯”)簽署合作協議,擬合作設立IGBT項目公司。
此次合作的雙方,均出現了袁雄和胡建飛的身影。
臺基股份介紹,天津銳芯的普通合伙人是公司董事兼總經理袁雄控股的企業,公司董事胡建飛、張志昊亦為天津銳芯的普通合伙人股東。
而臺基海德基金,由臺基股份與深圳海德復興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海德資本”) 共同設立。天眼查顯示,海德資本在2016年4月14日被袁雄和胡建飛共同持有。
但是,在發布業績預虧公告的同一天,臺基股份宣布退出臺基海德基金,不再持有該產業基金的合伙份額。臺基股份表示,這是根據公司戰略需要,為了減少財務性投資,聚焦功率半導體主業及相關領域,經公司與產業基金其他合伙人協商一致的決定。
半導體業務創新乏力
如果進一步探究,外界能看到臺基股份的半導體業務創新乏力。
臺基股份介紹,公司專業致力于功率半導體芯片及器件的研發、制造、銷售及服務,主要產品為功率晶閘管、整流管、IGBT、電力半導體模塊等功率半導體器件,廣泛應用于工業電氣控制和電源設備。
作為一項對技術要求頗高的業務,臺基股份對研發投入卻越來越舍不得花錢了。
自2010年上市以來,臺基股份的研發投入在2011年達到最高,約為2135.28萬元,此后總體呈現下滑趨勢。2016年至2018年,公司研發投入分別約為916.32萬元、1114.52萬元、781.83萬元,對應的研發投入占營收的比例分別為3.78%、4%、1.87%。
奇怪的是,不舍得花錢的臺基股份又在歷年年報中提及與技術相關的風險。公司2018年年報顯示,功率半導體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發展較快,對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要求較高。公司將在加大自主研發的基礎上,加快人才引進和產學研合作,提升整體技術創新水平。
此外,對半導體產能和技術改進有提升的募投項目也一直未能達到預期效果。
臺基股份在招股書中介紹,公司募資計劃用于“125萬只大功率半導體器件技術升級及改擴建”項目(下稱“半導體技改擴建項目”),實施后將進一步提升現有產品品質、生產能力及技術水平,對公司未來銷售和盈利的增長及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臺基股份曾表示,半導體技改擴建項目計劃在2013年1月20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
到了2013年,半導體技改擴建項目卻未達預期。臺基股份稱,受宏觀經濟形勢影響,功率半導體市場需求不旺,雖然募投項目逐步達產,但產能沒有得到完全釋放;公司技術服務體系和售后服務模式能夠滿足各區域客戶需要,除公司總部外,其他區域技術服務中心建設放緩。
臺基股份此后的定期報告均提及,半導體技改擴建項目均未達到預期效益,技術服務中心建設放緩。(邱德坤 ○編輯 祝建華)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臺基股份商譽減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