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點 > 正文

            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注冊用戶330萬余家 日申報業務量1000萬票

            海關總署國家口岸管理辦公室負責人黨英杰22日表示,到目前為止,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累計注冊用戶已經達到了330萬余家,日申報業務量達到1000萬票,貨物、艙單和運輸工具這三項主要業務應用率都達到了百分之百。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國新辦22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實施意見》有關情況。

            有記者問:目前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將如何繼續拓展“單一窗口”功能?

            黨英杰回應稱,這次的《實施意見》對“單一窗口”的下一步發展提出了要求。近幾年來,中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取得了長足進步,主要是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基本實現了口岸執法服務功能全覆蓋。到目前為止,“單一窗口”已經實現了與25個口岸管理部門總對總的系統對接和信息共享,建成上線了16大基本服務功能,可以提供600多項服務事項,服務覆蓋全國所有口岸和各類特殊區域,惠及進出口各類企業,基本上滿足了企業通過一個平臺“一站式”辦理進出口外貿相關業務的需求。企業使用“單一窗口”進行申報是免費的,普惠服務程度也在不斷提高。

            黨英杰介紹,特別是今年以來,海關總署針對疫情防控及時推出了防疫物資通關申報統計、社會團體防控物資捐贈通關保障政策咨詢等服務,助力企業防控疫情和復工復產,發揮“單一窗口”全流程線上業務辦理優勢,幫助企業足不出戶就可以向各部門申請辦理相關業務,實現企業辦事的“零接觸”、貨物通關的“零延時”、系統運行的“零故障”,有力維護和保障了正常的通關秩序。

            第二,口岸各部門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進一步加強。依托“單一窗口”實現了信息交換共享,這幾年累計交換業務數據超過31億條,除保密需要等特殊情況外,剛才提到的40種進出口環節監管證件聯網核查也是依托“單一窗口”來實現的,其中有10個部委的18種證件是通過“單一窗口”實現網上申報、網上辦理。

            推動國際航行船舶監管創新改革,促進船舶轉港數據共享復用功能,使船舶進港數據申報過程由原來的一小時減少到最短5分鐘。在部分地區開展了海關查驗信息的推送試點,有效提高了海關查驗的準備工作效率。在“單一窗口”上還實現了出口退稅“一站式”快捷辦理,累計服務企業4400多家,退稅額達到104億元人民幣。推出了報關單、稅單自助打印以及貨物運抵報告狀態訂閱推送等創新實用功能,進一步便利企業,提高通關效率,降低經營成本。

            第三,向貿易服務拓展延伸功能,逐步打造“一站式”貿易服務平臺。這其中主要是包括跟金融機構進行對接合作,依托“單一窗口”創新了“外貿+金融”模式,推出在線國際結算、融資貸款關稅保證保險和出口信用保險等服務,有效解決了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此項業務試點以來,累計服務企業13萬余家,處理國際結算67億美元,融資貸款合同金額達到163.2億元人民幣,出口信用保險單是5.98萬張。另外,大力推進了跟港口、機場、場站、碼頭等物流節點的對接和信息雙向交互試點,促進相關物流單證能夠電子化流轉以及線上辦理。

            黨英杰指出,到目前為止,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累計注冊用戶已經達到了330萬余家,日申報業務量達到1000萬票,貨物、艙單和運輸工具這三項主要業務應用率都達到了百分之百。

            黨英杰表示,下一步,根據這次《實施意見》的要求,海關總署將會同相關部門繼續拓展“單一窗口”功能,由口岸通關執法向口岸物流、貿易、服務等全鏈條進行拓展,依托“單一窗口”實現口岸收費標準公開、在線查詢、在線繳費,方便企業自主選擇、陽光收費,利用市場機制來推進降費提效。

            在單證方面,除了涉密等特殊情況之外,來推動進出口環節監管證件原則上全部都通過“單一窗口”一口受理、一窗通辦。加快跨境貿易大數據平臺建設,發揮“單一窗口”數據匯聚優勢,支持國際貿易全鏈條相關產業發展,開展跟境外“單一窗口”設施互聯互通,繼續加強和民航、港口、鐵路、公路等行業機構的對接,為企業提供全程“一站式”通關物流信息服務。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國際貿易 注冊用戶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