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貴州省人大常委會消息,截止目前,貴州省共建立106個各級自然保護區,54個濕地公園,依法辦理野生動物行政許可99件,建立收容救護機構15家,疫源疫病監測站16個。
作為2020年法律監督工作的重點,今年5月-7月,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以下簡稱《野生動物保護法》《決定》)貫徹實施情況開展執法檢查。
日前,執法檢查組向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報告了關于檢查《野生動物保護法》《決定》貫徹實施執行情況。
執法檢查期間,檢查組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問題導向,歷時近兩個月,通過聽匯報、實地檢查、走訪養殖戶、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對全省九個市(州)進行檢查,傾聽群眾呼聲,詳細了解我省野生動物保護及人工養殖轉產轉型工作情況。
“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視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結合疫情防控實際,建立健全相關制度,工作扎實,措施有力,對全省情況底數摸得比較準確。”執法檢查組負責人在匯報時表示,全省各級政府對貫徹實施《野生動物保護法》和《決定》的工作也都取得了積極成效。
《報告》指出,貴州已經逐步建立了野生動物管護機制。全省各地積極探索依法管控與科學發展相結合的有效途徑,協調處理保護和發展的關系,啟動了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工作,完成了全省六個地理單元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
數據顯示,截止目前全省共建立106個各級自然保護區,54個濕地公園,依法辦理野生動物行政許可99件,建立收容救護機構15家,疫源疫病監測站16個。這些成績的取得自然也離不開嚴厲打擊野生動物領域違法行為。
近年來,省直有關部門和各市(州)通力合作,聯合開展“黔金絲猴”“綠盾行動”“亮劍”“國門利劍”等專項執法行動,嚴厲打擊非法獵捕、殺害、收購、出售、運輸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等違法犯罪行為。
據悉,2017年以來,全省各級森林公安機關共查處各類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案件2088起,收繳野生動物22296(頭、只),刑事立案488起。2017年至2019年,全省檢察機關共受理審查起訴涉野生動物保護刑事案件570件1153人,批準逮捕153件255人;全省法院審理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件70件,審理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瀕危野生動物制品案件34件,審理非法狩獵案件67件。
“不僅是建立有效管護機制,打擊違法行為,我省在推進野生動物人工養殖轉產轉型方面也取得了明顯成效。”執法檢查組負責人說。
自《決定》發布以來,全省各地積極啟動人工養殖陸生野生動物轉產(退出)工作,支持、指導、幫助受影響的農戶調整、轉變生產經營。省政府召集省直相關部門研究轉產退出具體措施,建立了省食用野生動物養殖轉產退出工作廳際聯席會議機制。
執法檢查作為人大監督的一種重要形式,發現問題才是最重要的目的。貴州是陸生野生動物資源比較豐富的省份,種類多,數量大。貫徹執行《野生動物保護法》和《決定》對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保障人民健康安全意義重大。
下一步,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將進一步提高人大監督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加強對執法檢查提出意見建議的跟蹤落實,為野生動物保護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野生動物重點保護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