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點 > 正文

            我國大概會出現1.3億噸糧食缺口 現在有必要囤糧嗎?

            最近,糧食成了熱門話題,主要因為這么幾個事:

            前一段時間,有地方出現部分消費者和貿易商囤糧的情況,甚至出現搶購現象;

            截至8月10日,主產區累計收購小麥881億斤,比去年同期減少212億斤;

            有報告稱,到“十四五”期末,我國大概會出現1.3億噸左右的糧食缺口;

            ……

            幾個信息關聯起來,讓人覺得中國的糧食似乎“不安全”了。

            這種擔心有沒有道理?我國糧食安全還有保障嗎?8月26日,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專門舉行新聞發布會,相關負責人就社會關心的糧食問題進行了權威回應,一起來看——

            現在有必要囤糧嗎?

            完全沒必要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有一些消費者出于防范風險的心理,搶購糧油;也一些貿易商和農戶出于看好后市的預期,有不少囤糧的舉措。

            那么,真有必要囤糧嗎?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認為,這些行為是可以理解的,但一定要避免跟風,防止保管不善造成浪費,也防止后期價格波動下跌帶來損失。

            這樣說是有充足理由的。

            唐珂介紹,從今年上半年疫情期間我國糧食市場運行情況看,由于糧食儲備充足,糧油加工轉化產能水平高,糧食市場調控和應急保障能力強,再加上發達的物流配送體系,國內終端糧油產品的市場供給是持續充裕的,價格也是基本平穩的。

            所以,消費者完全沒有必要過分焦慮甚至恐慌搶購。

            糧食豐收有把握嗎?

            是有一定基礎的

            現在糧食夠吃,那全年糧食生產咋樣呢?

            畢竟今年又是疫情,又是洪澇,還有經濟下行壓力,連農業農村部也坦承:今年農業氣象年景總體偏差。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認為,今年糧食生產形勢總體不錯,夏糧、早稻已豐收到手。秋糧占全年糧食的比重是四分之三,能不能實現全年的糧食豐收,關鍵還要看秋糧。

            秋糧怎么樣呢?潘文博表示,今年秋糧豐收還是有一定基礎的!

            原因有兩個:

            1、今年秋糧面積12.84億畝,增加了500多萬畝,面積增加是豐收的基礎。

            2、全國糧食大頭在秋糧,秋糧大頭在東北。今年東北糧食長勢總體正常。

            不過,潘文博也提醒,目前距秋糧豐收還有40天左右,這段時間是秋糧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災害多發易發期。最擔心的就是8月底、9月上旬的臺風,這時候作物頭重腳輕,容易造成倒伏。下一步要落地落實后期田管措施,全力以赴地奪取秋糧好收成。

            小麥供應緊張了嗎?

            沒必要擔心小麥供給

            之前,主產區小麥收購量減少以及價格上漲引發質疑:豐收了,還漲價了,是小麥供應緊張嗎?是種植戶囤糧惜售嗎?后期價格還會大幅上漲嗎?

            唐珂表示,從當前我國小麥市場供需總體形勢看,完全沒有必要擔心小麥供給問題,小麥價格也不會持續上漲。

            原因很簡單:

            一是我國小麥連續多年豐產;

            二是小麥庫存充足;

            三是小麥價格變化具有階段性特征,具體說就是玉米價格漲,小麥價格也漲,玉米價格穩,小麥價格繼續上漲可能性不大。

            至于收購量減少,唐珂介紹,今年主要是政策性收購減少,市場化收購進度還是基本正常的,這表明,目前市場上的糧源是較為充裕的,市場機制的作用也得到了更好地發揮。

            唐珂提醒,農民朋友特別是種糧大戶要密切關注市場行情,警惕一些炒作“糧荒”的輿論,不要盲目跟風囤糧,把握好售糧的時機,實現豐產又豐收。

            未來糧食安全會惡化嗎?

            糧食安全是有保障的

            前不久發布的《中國農村發展報告2020》提到,到“十四五”期末,我國大概會出現1.3億噸左右的糧食缺口。

            這一說法引發廣泛關注,有人擔心這會不會意味著未來國家糧食安全會出現惡化。

            唐珂回應稱,報告提到的糧食缺口,應該指的是包括大豆在內的糧食產需缺口,而不是實際供給和需求之間的缺口。產需和供求是兩個概念。

            唐珂說,我國產需缺口大,需要大量進口的主要是大豆,2017年進口量曾達到9553萬噸的歷史峰值。未來我國大豆進口仍將保持高位。

            同時,唐珂表示,糧食總量平衡下,結構性的矛盾將長期存在。但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底線是能守住的。我國的稻谷、小麥、玉米三大主糧,將繼續立足國內,以我為主保障供給。

            幾個信息關聯起來,讓人覺得中國的糧食似乎“不安全”了。

            這種擔心有沒有道理?我國糧食安全還有保障嗎?8月26日,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專門舉行新聞發布會,相關負責人就社會關心的糧食問題進行了權威回應,一起來看——

            現在有必要囤糧嗎?

            完全沒必要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有一些消費者出于防范風險的心理,搶購糧油;也一些貿易商和農戶出于看好后市的預期,有不少囤糧的舉措。

            那么,真有必要囤糧嗎?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認為,這些行為是可以理解的,但一定要避免跟風,防止保管不善造成浪費,也防止后期價格波動下跌帶來損失。

            這樣說是有充足理由的。

            唐珂介紹,從今年上半年疫情期間我國糧食市場運行情況看,由于糧食儲備充足,糧油加工轉化產能水平高,糧食市場調控和應急保障能力強,再加上發達的物流配送體系,國內終端糧油產品的市場供給是持續充裕的,價格也是基本平穩的。

            所以,消費者完全沒有必要過分焦慮甚至恐慌搶購。

            糧食豐收有把握嗎?

            是有一定基礎的

            現在糧食夠吃,那全年糧食生產咋樣呢?

            畢竟今年又是疫情,又是洪澇,還有經濟下行壓力,連農業農村部也坦承:今年農業氣象年景總體偏差。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認為,今年糧食生產形勢總體不錯,夏糧、早稻已豐收到手。秋糧占全年糧食的比重是四分之三,能不能實現全年的糧食豐收,關鍵還要看秋糧。

            秋糧怎么樣呢?潘文博表示,今年秋糧豐收還是有一定基礎的!

            原因有兩個:

            1、今年秋糧面積12.84億畝,增加了500多萬畝,面積增加是豐收的基礎。

            2、全國糧食大頭在秋糧,秋糧大頭在東北。今年東北糧食長勢總體正常。

            不過,潘文博也提醒,目前距秋糧豐收還有40天左右,這段時間是秋糧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災害多發易發期。最擔心的就是8月底、9月上旬的臺風,這時候作物頭重腳輕,容易造成倒伏。下一步要落地落實后期田管措施,全力以赴地奪取秋糧好收成。

            小麥供應緊張了嗎?

            沒必要擔心小麥供給

            之前,主產區小麥收購量減少以及價格上漲引發質疑:豐收了,還漲價了,是小麥供應緊張嗎?是種植戶囤糧惜售嗎?后期價格還會大幅上漲嗎?

            唐珂表示,從當前我國小麥市場供需總體形勢看,完全沒有必要擔心小麥供給問題,小麥價格也不會持續上漲。

            原因很簡單:

            一是我國小麥連續多年豐產;

            二是小麥庫存充足;

            三是小麥價格變化具有階段性特征,具體說就是玉米價格漲,小麥價格也漲,玉米價格穩,小麥價格繼續上漲可能性不大。

            至于收購量減少,唐珂介紹,今年主要是政策性收購減少,市場化收購進度還是基本正常的,這表明,目前市場上的糧源是較為充裕的,市場機制的作用也得到了更好地發揮。

            唐珂提醒,農民朋友特別是種糧大戶要密切關注市場行情,警惕一些炒作“糧荒”的輿論,不要盲目跟風囤糧,把握好售糧的時機,實現豐產又豐收。

            未來糧食安全會惡化嗎?

            糧食安全是有保障的

            前不久發布的《中國農村發展報告2020》提到,到“十四五”期末,我國大概會出現1.3億噸左右的糧食缺口。

            這一說法引發廣泛關注,有人擔心這會不會意味著未來國家糧食安全會出現惡化。

            唐珂回應稱,報告提到的糧食缺口,應該指的是包括大豆在內的糧食產需缺口,而不是實際供給和需求之間的缺口。產需和供求是兩個概念。

            唐珂說,我國產需缺口大,需要大量進口的主要是大豆,2017年進口量曾達到9553萬噸的歷史峰值。未來我國大豆進口仍將保持高位。

            同時,唐珂表示,糧食總量平衡下,結構性的矛盾將長期存在。但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底線是能守住的。我國的稻谷、小麥、玉米三大主糧,將繼續立足國內,以我為主保障供給。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我國糧食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