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一到,異物入耳的病例也多了起來,來醫院取出來的耳道異物也是各式各樣:紐扣電池、石子、玻璃珠、橡皮泥、昆蟲……孩子總說耳朵疼,懷疑孩子的耳道內有異物該怎么辦?本期“答家長問”聚焦兒童青少年耳道異物話題,邀請廣東省婦幼保健院耳鼻喉科鄒宇主任醫師來答疑解惑。
問:哪些異物容易“跑”到耳朵里?
答:日常門急診遇到的耳道異物,通??煞譃槿悺R皇侵参镄援愇?,常見為谷粒、豆類、小果核等;二是非生物性異物,多為石子、鐵屑、玻璃珠、塑料玩具等,是最常見于兒童的異物;三是動物性異物,如體型較小的各種昆蟲,可爬入或飛入耳內,多發生于夏季和衛生環境不佳的居室內,多在患者睡眠狀態下遭受昆蟲自行侵入。
問:孩子年紀還小,不會表達,孩子的哪些癥狀可能提示耳朵里有異物?
答:異物的種類、大小不同,以及因人而異的耐受程度,耳道進入異物之后的臨床癥狀也相異。較小、無刺激性異物多無癥狀。較大異物,堵塞外耳道或傷及愈接近鼓膜,癥狀相對明顯,銳利堅硬的異物可損傷外耳道、鼓膜,導致耳痛、耳內噪聲、聽力下降等癥狀,兒童患者不會訴說時,常表現為手抓患耳、搖頭,伴有哭鬧、煩躁。另外,動物性異物刺激外耳道、鼓膜時還可能引起患者瘙癢難忍、反射性咳嗽或眩暈。
問:耳朵里有異物要怎么處理?
答:耳道內發現進入異物首先不必過于驚慌,經醫生檢查確認耳內異物的性質、形狀和位置不同,采取不同的取出方法。
如果異物位置未越過外耳道峽部、未嵌頓于外耳道,可用耵聹鉤直接鉤出。若是活動性昆蟲類異物,先用油類、乙醇等滴入耳內,或用浸有乙醚(或其他揮發性麻醉劑)的棉球置于外耳道數分鐘,將昆蟲麻醉或殺死后用鑷子取出或沖洗排出。如果異物較大且于外耳道深部嵌頓較緊,需于局麻或全身麻醉下取出異物。幼兒患者宜在短暫全麻下取出異物。
取出異物后,若有外耳道皮膚及鼓膜受損導致外耳道炎、鼓膜炎、中耳炎的,應積極對癥治療,可局部滴用抗生素滴耳液、口服抗生素等,避免患耳進水,定期復查,必要時通過檢測聽力以評估損傷嚴重程度和恢復程度。
(文/全媒體記者王婧 通訊員林惠芳、顏帥)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