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點 > 正文

            三伏天如何預防中暑?這些急救方法要知道

            讀者周女士:今年的三伏天有40天,連續的高溫、高濕讓人感覺特別不舒服,還有人出現中暑情況。請問三伏天如何預防中暑?中暑后如何急救?

            “夏季生活點題服務”專欄記者:市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于乃浩提示,在高溫、高熱、高濕的“桑拿天”,稍不留意就可能中暑,輕則惡心嘔吐,重則危及生命。因此,人們要掌握一些關于預防中暑、中暑急救的知識。

            所謂中暑,是指在暑熱季節、高溫和高濕的環境下,體溫調節中樞出現障礙,導致水、電解質代謝紊亂以及神經系統功能損害為主的急性疾病,如果治療處置不及時,會引起嚴重后果。中暑按其輕重程度可分為三種。先兆中暑:在高溫環境下,出現頭暈、多汗、乏力、惡心、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現時,說明身體已經脫水。這個時候應該及時到陰涼處休息,大多可逐漸緩解。輕度中暑:除惡心嘔吐外,還伴有心率增快、體溫升高、動作不協調等,經休息、飲水后如果不能夠緩解,需要立刻就醫,及時處置后可以較快恢復正常。重度中暑:人體體溫調節能力出現失衡,表現為高熱、抽搐、昏迷,甚至猝死,此時就到了中暑導致死亡的高風險階段(熱痙攣、熱衰竭、熱射病)。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應當立即將中暑者轉移到陰涼通風的地方,迅速給予冷水、冰袋進行物理降溫,同時撥打120急救電話,盡快將中暑者送到醫院接受治療,以免耽誤救治時間。

            三伏天預防中暑,注意非必要時不要在上午十點后、下午四點前在高溫暴曬下長時間行走或進行強體力勞動。如果必須外出,應做好防曬措施,如穿著合適的衣物,戴涼帽、太陽鏡,打遮陽傘,涂抹防曬品等,并及時補充水分。一旦出現頭暈等不適癥狀,應盡快選擇陰涼、通風處休息。當室內溫度超過28℃時,應打開電風扇或空調。老年人不要為了節省電費而不使用電風扇或空調,體弱多病的人也不要因為怕受風寒而在家穿長衣長褲,這樣很容易導致室內中暑。

            如果發現有人中暑,應采取三個方法進行急救。一、轉移:一旦發現先兆中暑者,應攙扶其至陰涼通風處,保持平臥位,松解衣領并扇風,促進其散熱降溫。二、降溫:將中暑者轉移到通風良好的低溫環境,有條件的話可以將中暑者送到有空調的房間,將房間溫度設置到18℃至20℃。同時還可以脫去中暑者的衣物,把無虛脫的中暑者身體(除頭部外)盡可能多浸入冷水中,并且不停攪動冷水,以持續降低皮膚表面溫度。在其頭頂部周圍放置用濕毛巾包裹的冰塊,還可以在其腋窩、腹股溝等大血管處外敷冰袋或者采取酒精擦浴,進行物理降溫。三、補水:如果隨身攜帶有十滴水或藿香正氣水等藥物,可及時讓較為清醒的中暑者服用,并讓其飲用淡鹽水或者含電解質的飲料,補充流失的體液。

            如果采取以上措施后,中暑者的癥狀仍不見好轉,甚至出現高熱、抽搐、昏迷等癥狀,則不要再強行給中暑者喂水,避免嗆咳,應立刻撥打120急救電話,將其送至醫院及時接受專業救治。在等待急救人員期間,應讓中暑者平臥,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如中暑者心跳驟停,應立即進行心肺復蘇急救。(記者 劉波)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三伏天 預防中暑 急救方法 暑熱季節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