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超市買個菜,至少看見四個孩子沒戴口罩,其中兩個還在吃東西,家長都戴著口罩,捂得嚴嚴實實的,真的沒法理解。”家住大興區瀛海的左女士去家門口首航超市購物后,忍不住發了個朋友圈。記者探訪本市部分商場、超市、家居賣場、書店、街頭店鋪、博物館等地,發現近1/3孩子不戴口罩或口罩戴得不規范。督促孩子戴好口罩,家長應是第一責任人,商家也應及時提醒。
孩子不愛戴自己揪下來
“顧客朋友,請您在商場內全程佩戴口罩,保持一米安全距離,感謝配合。”晚飯后,一進入位于四元橋的宜家家居,就聽見喇叭在不間斷播放提醒廣播。在店內轉悠了幾圈,記者發現,成年顧客基本規規矩矩戴著口罩,但小朋友們就不一樣了。
玩具臺前,幾個男孩簇擁在一起,搶著玩臺子上的玩具火車。一個三歲左右的男孩沒戴口罩,掙脫了媽媽的手,小跑著來到玩具臺前,和其他孩子擠在了一起。
“他怎么沒戴口罩?”記者問等在一旁的男孩母親。她解釋說:“我兒子不愛戴口罩,嫌憋得慌。給他戴上,一會兒自己就揪下來了。”
除了“不愛戴口罩”而將口罩徹底甩到一旁的孩子外,記者每走不遠,就能看到一個口罩已掉到鼻子下方甚至滑落到下巴的孩子。仔細觀察后,記者發現,有的孩子并沒有佩戴兒童專用口罩,戴的是成人款口罩;有的孩子雖然佩戴了兒童專用口罩,但顯然口罩尺寸并不合適。
哄孩子開心就忘了
臨近傍晚6點,在位于朝陽區民族園路的大潤發超市,不少家長正帶著孩子選購商品。
蔬菜銷售區,一位戴著口罩的媽媽帶著兩個孩子,正在挑選蔬菜。兩個孩子臉上“干干凈凈”,都沒戴口罩。上小學的大孩子不斷離開家長,在超市里竄來竄去,自行挑選商品;坐在購物車上的小女兒,兩只手里抓滿了薯片,正在往嘴里塞。一會兒,手里薯片吃完了,安靜了沒幾分鐘,小女兒就哭鬧起來。為了安撫孩子,這位媽媽趕緊從購物車里又掏出薯片遞給小女兒。
“給吃的,就能安靜一會兒,讓我趕緊買個菜。戴上口罩就吃不了啊,一會工夫就得鬧。”一名帶著孩子來超市買菜的奶奶,同樣在用零食安撫鬧脾氣的孫子。
兒童更應該注意防護
西直門凱德MALL商場的兒童娛樂區,隨處可見沒戴口罩的孩子,其中學齡前兒童占了大多數,有的甚至是嬰幼兒。
為什么不給孩子戴口罩呢?記者詢問商場內一位帶孩子的老人。自有一套“理論”的老人告訴記者,自己家孩子1歲多,老戴著口罩太憋悶,影響肺和呼吸系統,對孩子的生長發育不好,所以時不常就得把口罩摘下來換換氣。
國家衛健委明確,兒童是新冠肺炎易感人群。目前,北京已經開展12-17歲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種工作,但12歲以下兒童尚未開始接種疫苗。沒有接種疫苗,又是抵抗力相對較弱的易感人群,孩子更應該注意防疫。隨時隨地提醒孩子正確佩戴口罩,家長應是第一責任人,而商家也不該熟視無睹,應當積極提醒、倍加關注。
原標題:公共場所兒童口罩不該“半遮面”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