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社會 > 正文

            公安機關重拳出擊斬斷非法捕撈地下鏈條 多舉措嚴防非法捕撈

            長江“十年禁漁令”實行已有半年,但非法捕撈野生江鮮的現象依然時有發生。6月29日,公安部、農業農村部部署開展打擊長江流域非法捕撈專項整治行動,沿江各級和長航公安機關堅決斬斷非法捕撈、運輸、銷售的地下產業鏈。截至8月底,已偵破非法捕撈刑事案件290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4350余人,查獲涉案船只9000余艘。

            消失的漁獲物

            早在6月初,長航南通分局接群眾舉報,在崇明北堡港一帶有一伙漁船經常在長江北支水域非法捕撈。“掌握線索后,警方展開過幾次行動,但由于嫌疑人多在夜間作案,大多選擇隱蔽的江邊灘涂、江心島等水流平緩水域或執法船舶無法到達的淺水、汊江處,幾次行動均未成功。”長航南通分局黨委書記、局長孫德泉說。

            經過偵查,民警掌握了該伙漁船的活動軌跡,6月21日,當漁船再次出現在江面時,警方抓住了機會。當民警駕駛公安艇堵截到兩艘漁船時,幾張濕漉漉的底扒網還搭在船邊。“兩艘船上的底扒網有十幾張,漁獲物卻只有3.72斤,且大部分是小魚,明顯有被挑選過的痕跡。”辦案民警于洋說。

            根據過往辦案經驗,一張底扒網少則能捕幾十斤魚,多則幾百斤。從民警發現到駕駛公安艇堵截,中間間隔了半小時。憑借多年的辦案經驗,辦案民警判斷,在非法捕撈的嫌疑人之外還有一個運銷團伙。

            順藤摸瓜牽出整個運銷團伙

            7月13日,該案件被公安部掛牌督辦,長航南通分局立即抽調精干力量,組建由刑偵支隊為主牽頭的專案組提級偵辦。

            一番調查取證,專案組發現,這是一個以施某、曹某為核心的犯罪團伙。施某、曹某等人在2020年5月至6月期間,多次統一組織李某軍、李某洛等人的漁船定時、定點在長江北支水域非法捕撈水產品,所獲漁獲物由曹某組織人員開小艇在水上收取后,統一從崇明六效港過駁上岸后,經由專用廂式貨車全程冷鏈運輸至浙江慈溪和上海地區的水產批發市場銷贓。

            7月19日至28日,專案組在南通市公安局支持下,聯合啟東公安開展收網行動,一舉抓獲施某、曹某犯罪團伙成員6人,現場查獲運輸漁獲物專用廂式貨車一輛,同時前往浙江慈溪和上海水產市場偵查抓獲犯罪嫌疑人馮某、陳某。8月12日,警方打掉制售非法禁用漁具窩點兩處。至此,該系列案件中的捕撈、運輸、銷售環節均被斬斷。

            多舉措嚴防非法捕撈

            截至目前,長航南通公安專案組已查明涉案漁獲物共計17000余斤,涉案價值近100萬元。其中,已偵破非法捕撈案件31起,帶破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案69起,抓獲并采取強制措施17人,摧毀犯罪團伙一個,查扣涉案漁船兩艘、快艇1艘、非法捕撈網具底扒網17副、涉案漁獲物共253.72公斤。

            8月11日,記者來到長航南通公安啟東派出所,見到不少警方查獲的禁用網具,底扒網、電魚機、可視錨魚器等。辦案民警告訴記者,近年來新型捕魚工具層出不窮,危害極大。

            在調查中,記者也發現,此次案件中的大部分嫌疑人都是半夜出江捕魚,獲利往往只有幾千元,而處于銷售端的嫌疑人牟利最大。此外,由于少數人的消費習慣,“長江野生魚”的價格與湖鮮相差往往幾倍甚至幾十倍。非法捕撈野生江魚有利可圖,一些人受利益驅使鋌而走險。

            “非法捕撈的危害巨大,已經嚴重影響魚類資源繁殖保護,造成長江的生物資源衰退、滅絕,生態環境遭到透支。”孫德泉告訴記者。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公安機關將進一步加大打擊力度,為長江十年禁捕贏得治本時間。

            (本報記者 趙潔)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非法捕撈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