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晚,成都市一小區電梯內發生電動車燃燒火情,造成電梯內5人不同程度受傷,該事件引發全國關注。類似事情在合肥也時有發生。5月5日中午,九華山路附近一民房兩名外賣小哥午休時在房間給電瓶車電池充電,不料電池爆炸引發了一場火災,造成一死一重傷的悲劇。前兩個月,合肥園林都市小區電動車樓下自燃,燒毀了一旁幾輛電動車,還燒死了附近的綠植。
業主:安防設施不到位電瓶經常被偷
記者在航空新城C5號樓單元門口和架空層均發現有大量電動車停放,而C5號樓負一樓有專門的電動車充電場所,每組10個插座,共有好幾組,正在充電的車只有幾輛,電梯可以直達。
明明政府部門和物業貼有各種通知,小區也有專門電動車停車充電場所,為何“電動車上樓”屢禁不止?
“小區負一層是停電動車的地方,因為安防設施不到位經常存在電動車電瓶被偷的情況,所以很多人不敢停在負一層。”航空新城小區一業主告訴記者,這種情況導致很多業主推車上樓甚至是將電動車電池卸下來帶上樓充電。電梯起火事件后,依舊還有業主下班后將電動車通過電梯推回家。
物業:沒有執法權只能勸阻
“我們基本上每月都會做一次應急演練,遇到有推車回家的也會勸阻,告知就貼在電梯門口,因為沒有執法權,只能勸阻。”盛全物業保安大隊負責人劉經理向記者吐苦水,小區內電動車使用量很大,也一直設有電瓶車停放處和充電處,但是使用頻率并不是很高。
“我們了解到業主不愿意下負一樓的另一個原因是非機動車坡道比較陡,遇到雨雪天容易濕滑。”在物業這行干了7年的他,經常勸導住戶將電動車擺放在樓下充電,在樓梯間、走廊等公共區域也明令禁止擺放電動車。值班期間也經常看到住戶會將電動車搬上樓,“會勸說,但是人家要拿回家你也沒辦法。”
據了解,盛全物業2017年接手管理航空新城小區,小區共A、B、C、D四個區2298戶。
“現在物業能采取的措施就是宣傳,將安全宣傳彩頁與電動車堵占通道的視頻在單元門口、業主群、QQ群進行廣泛宣傳,提供居民自身意識,同時加強日常巡查,對于樓道電動車堵塞與充電進行制止,并將擠占安全通道的車輛挪移至規范停放區域。”誠和物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物業沒有執法權,只能是聯合社區與行政執法部門,對于屢禁不止、勸阻不聽的,請求執法部門開展行政執法。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 余佼佼 文/攝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