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社會 > 正文

            天津河西149個社區法律工作室投入運行 為居民提供法律幫助

            前不久,家住河西區友誼路街壽園里社區的韓女士來到“社區法律工作室”,咨詢租房糾紛問題。經過北京盈科(天津)律師事務所張文杰律師的耐心解答,韓女士對房屋租賃合同簽訂等法律法規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對疑惑的法律問題也豁然開朗。據悉,河西區司法局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充分發揮司法行政職能作用,助力在全區149個社區全面推開“社區法律工作室”建設,目前已投入運行,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據了解,為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河西區組建了一支由近100名員額法官、近40名員額檢察官、300余名骨干律師和公證員組成的精英法律服務隊伍,每周三輪流到全區149個“社區法律工作室”開展法律服務。法律服務的主要內容包括:為社區民主法治建設提供法律意見;為社區居民解答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問題,提供專業法律意見;宣傳與社區居民日常生活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發放法治宣傳資料;為社區居民提供公證咨詢服務;參與社區居民矛盾糾紛調處;調研社情民意、傾聽社區居民對政法工作的意見建議。

            法律服務人員在“擺攤設點”的過程中,除了“坐診”把脈,通過專業的解答、暖心的接待為居民提供法律幫助外,還可以提供貼心周到的上門“送診”服務。比如,河西公證處、和信公證處開辟綠色通道,為社區年老體弱、患有殘疾的當事人上門辦理公證事項。截至目前,149個社區法律工作室共接待來訪群眾1400余人次,解答法律咨詢1100余件,發放《民法典》等法律宣傳資料1900余份,為社區民主法治建設提供法律意見66條,開展法治講座4次,在廣大群眾中營造了“學法、知法、懂法、用法”的良好氛圍。(記者李倩)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社區法律工作室 社區 服務群眾 服務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