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社會 > 正文

            老公園“植入”運動場成居民新寵 盤活“金角銀邊”建設家門口運動場

            出了小區門30米,是一條千米長健身步道,運動場地的建設讓老公園煥發了新活力;一道特意開辟的小門,讓居民與公園里的籃球場等運動場地距離大大縮短,曾經人人繞路的邊角地成了居民身邊的“打卡地”……越來越多的豐臺居民實現了在家門口健身運動的夢想。

            ■地點:西局玉璞園

            ■與居民距離:30多米長小徑

            老公園“植入”運動場成居民新寵

            西局玉園小區北門是一道僅供居民步行的通行門,這道門外面就是西局玉璞園公園。從去年開始,這道小門的利用率飆升,因為緊挨著的公園里增加了1600米的健身步道和乒乓球場。

            西局玉園小區居民在乒乓球場上盡情揮拍

            上午9時30分,乒乓球場上正是熱鬧的時候。居民曹女士中場休息,將球拍遞給了球友,“每天早上七點多鐘來,打兩個多小時,靠北邊這幾個球案子最受歡迎,正好在幾棵大樹的樹蔭下。打完回家再吃早飯,離家!”

            記者注意到,從玉園小區北門出來是一段大約30多米長的柏油路,柏油路的盡頭就是健身步道的起點。

            “按照常規慣,應該把健身步道的起點設置在公園的正門附,考慮到居民更慣從南門進出,所以把步道的起點和終點都設置在了南門附。”豐臺區體育局群眾體育科負責人王琦告訴記者。

            一位在步道上健走的居民告訴記者,他住在玉園南區,每天都來這兒鍛煉,走個四五公里,“哪天不走走就覺得渾身不得勁兒”。

            西局玉園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武藝告訴記者,玉璞園公園其實是2010年建成的“老”公園,是西局村搬遷上樓后為居民打造的一個公園,服務周邊5個小區。“去年豐臺區體育局幫我們在這里建設了健身步道和乒乓球場,居民更喜歡來這里了,賞景運動兩不誤!”武藝說,社區還利用這里的體育場地搞起了乒乓球比賽、春季運動會、健步走等活動,讓越來越多的居民動了起來。

            ■地點:豐宜公園

            ■與居民距離:一道門

            繞著走的邊角地變成“打卡地”

            豐宜公園位于菜戶營南路路東、涼水河南側,公園東邊就是昆侖域小區。公園的南門距離昆侖域小區南門只有50多米,而且公園中部還和昆侖域小區之間開了一道供行人通過的小門,居民刷門禁卡就能進出,可以說離這個運動休閑公園的距離只有一道門。

            順著南門進入公園,右手邊就是一塊標準籃球場。“籃球場還有照明設施,到了周末,從早到晚總是滿員。我單位就在附,經常趁著午休時來,場地很專業,是專門的球類場地材料,特別過癮!”一位正在打籃球的居民告訴記者。

            居民王俊巧和鄰居已經繞著公園的健身步道走了兩圈,她告訴記者,這塊地方原來是個邊角地,雜草叢生,違建林立,特別亂,居民們都繞著走。

            “孩子活動的場地,老人的健身器材,下樓,從那小門一出來就是,特別方便,真是辦了件大好事!”王俊巧說,她女兒喜歡馬拉松,時下班后就在這里跑,太方便了。順著步道,王俊巧和鄰居走到了小門處,一刷卡,就回到了自己的小區。

            公園里,月季盛開,綠樹成蔭,孩子們在沙堆上玩沙子,家長們坐在樹下乘涼,鍛煉的居民從旁邊的步道上走過,健身器材區一位老爺子倒吊在肋木上做仰臥起坐,驚呆了記者,周邊的居民卻已經以為常。

            “環境特別好。不用跑遠路去大公園了,出家門就能運動,特別棒!”老爺子豎起大拇指。

            ■地點:西鐵營公園

            ■與居民距離:20多米寬馬路

            新建公園動靜結合

            孩子能撒歡兒

            從施工圍擋上開的小門進入正在建設中的西鐵營公園,一條橙紅色健身步道延伸到綠樹間,一片鄉土草種的濕地旁,健身步道從一道長廊旁穿過。順著健身步道向前,不遠處是一片兒童健身區,由紅黃藍三種色調組成,五彩的地面,斜坡上還有攀爬網繩、攀巖扣、橫木,兩道滑梯鑲嵌在斜坡中間。待公園開放后孩子們可以在這里盡情撒歡兒。

            “我們和豐臺區園林綠化一起合作,在這個公園鋪設了550米長的健走步道,園林綠化局還在步道旁建設了兒童健身區。”王琦告訴記者,目前步道和兒童健身區已經完工,公園也實現了主體完工,進入綠化養護期,預計下半年就將開放。而這個公園也是居民身邊的“綠·動”融合公園,大人孩子都能充分動起來。

            “公園建成后,距離公園東側西鐵營家園小區最的入口就隔了一條20多米寬的西鐵營西路,居民健身非常方便。而且我們還將兒童健身區這個容易人員聚集的節點設置在公園中心,通過這樣的設置讓公園“動靜”結合,讓人員集中區域遠離居民樓。”王琦說。

            ?馬上就訪?

            盤活“金角銀邊”建設家門口的運動場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去哪兒健身運動”越來越成為居民面臨的難題。豐臺區體育局局長李偉介紹,2018年豐臺區建設馬家堡街道嘉囿城市休閑公園時開啟了“綠地+運動場”的建設模式,緩解了健身場地空間不足的問題。從那以后豐臺區每年都通過“綠地+運動場”的模式,打造“生態環保、運動健身、文化休閑”為一體的全民健身運動場所,方便群眾就享受便利的健身服務,形成了“建綠必建體育”的“綠·動”融合模式。

            截至2020年,豐臺區在右安門街道豐宜公園、東高地公園等33個新建公園、綠地內建設專項活動場地37片,目前豐臺區共有全民健身專項活動場地417片,各級各類體育場地總面積約470.7萬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32方米,極大地改善和提升了“15分鐘健身圈”的功能和環境。今年豐臺區體育局結合自身職能為群眾辦實事,緊扣“七有”目標和“五”需求,本著“建綠必建體育”的原則破解群眾“去哪兒健身”的難題,以“綠·動”融合、盤活“金角銀邊”等模式建設不少于30處健身場所,方便市民在家門口健身。

            比如在方莊城市公園、西鐵營公園、辛莊公園建設健身步道共1800米;在林楓苑建設乒乓球長廊、羽毛球場;在紀家廟花園建設1000多米的健身步道和籃球場、乒乓球長廊;在萬豐公園建設籃球場和棋苑,并利用社區廣場、邊角地、活動室、地下室等地建設各種體育健身場地;盤活利用城市改造產生的“金角銀邊”試點建設一批嵌入式、小型多樣、靈活簡易的健身場地設施,打造一批融休閑、健身于一體的運動公園。

            (原標題:盤活“金角銀邊”老公園煥發活力 健身還是家門口好!)

            記者 孫穎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老公園 居民 家門口 運動場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