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至16日,四川盆地西北部、西南部降大到暴雨,廣元、綿陽、雅安等地降大暴雨。受強降雨影響,涪江、嘉陵江洪水來勢兇猛。重慶市水利局會同四川省水利廳和遂寧市水利局、潼南區水利局,統籌兼顧,上下聯動,科學調度流域水庫群,成功應對嘉陵江、涪江洪水。
據重慶市水利局介紹,川渝兩地主要從四個方面聯合開展調度。首先是實行水雨情實時共享。四川省水利廳實時將水雨情通報重慶市水利局;潼南區水利局將遂寧市水利工程調度管理系統接入值班室,隨時了解掌握涪江上游主要水利工程的壩前水位、入庫流量和出庫流量。
其次是遠程會商協調聯動。遂寧市水利局第一時間將境內三星水電站(位于潼南區上游)調度方案通報潼南區,潼南區計算分析調度方案可能造成潼南城區超過保證水位1.5米,遂向重慶市水利局報告。重慶市水利局遠程會商四川省水利廳和遂寧市水利局,決定將三星水電站調度方案的最大下泄流量不超過13000立方米每秒,調整為不超過11000立方米每秒。 同時,兩地科學開展流域水庫群聯合調度。四川調度嘉陵江干流亭子口水庫、涪江上游武都水庫等,盡力攔洪削峰。重慶調度潼南區航電樞紐工程(位于潼南城區下游)敞泄,以減少電站尾水對潼南城區水位的頂托。提前調度草街水電站預泄,預留防洪庫容;洪水過程中,又及時調度草街水電站攔蓄洪水,降低下游北碚城區及沙坪壩磁器口洪水位,減少洪水淹沒時間。
最后是加強水旱災害防御技術指導。重慶市水利局派出工作組趕赴潼南提供技術指導。潼南區啟動應急響應,按最不利情況劃定淹沒范圍、制定轉移方案、加強值守警戒、布置救援力量。
截至7月18日8時,涪江、嘉陵江洪水平穩通過川渝兩地,重慶市涪江潼南、銅梁及嘉陵江合川、北碚、沙坪壩等主要站點均未超警,三星水電站實際最大下泄流量10100立方米每秒,較原調度方案最大下泄流量減少2900立方米每秒,潼南城區實際最高水位低于警戒水位0.77米,較預計水位約低3米,未出現人員傷亡,最大程度減輕了災害損失。(科技日報記者 雍黎)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