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社會 > 正文

            黃江智慧停車施行后街道停車亂象明顯減少 10條路段已設有1741個泊位

            8月7日下午4時許,剛理完發的張女士打開停車泊位編號紙條,掃碼支付3元停車費用。“以前出行體驗確實很糟糕,想出來洗頭、吃飯卻一直找不到停車位。”她表示,在智慧停車施行后,街道停車亂象明顯減少,想找停車位,只需要打開智慧停車小程序搜索就可以了。

            黃江智慧停車施行以來,施行的10條路段已設有1741個泊位,截至8月6日已累計服務超70萬車次,每個路段平均周轉率均達3次以上,最高可達5次以上。

            當前,黃江還計劃開展政務中心停車場和住建分局停車場的升級改造工作,進一步加強鎮內停車資源整合利用,研究推進立體車庫等停車設施建設,增加路外停車泊位供應,以智慧化手段為黃江市民提供更好的停車管理服務。

            泊位智能化改造已完成

            8月1日,位于黃江鎮富海大道、珠江路、長江路、黃河路、環城路南路段的534個智慧停車泊位正式上線運營。新路段上線后,黃江鎮路內智慧停車泊位總數達1741個,將有利于進一步發揮停車泊位的聯動效應,促進動態交通與靜態交通的協調發展。

            與此前已上線的泊位相同,黃江車主只需要簡單操作自動繳費,得到不少市民的好評。

            在全市臨深區鎮中,黃江率先實施智慧停車項目,黃江靜態交通公司承擔了黃江鎮路內停車泊位和公共停車場的建設運營管理,通過平臺監控、線上繳費等措施推動轄區停車管理的智慧化、精細化和規范化。

            “我們用將近一年的時間,實現了黃江全區域路內泊位智能化改造。”黃江靜態交通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智慧泊位的規劃與建設,均是基于一系列的實地考察與分析設計確定的。

            今年1月1日智慧車位陸續上線,截至目前,在文明路、錦繡路、西環路、富海大道、珠江路、長江路等10個路段已設有1741個泊位,其中文明路的平均周轉率最高,達5次以上,環城路、錦繡路、富海大道的平均周轉率也達3.9次,停車泊位周轉率明顯提升。

            “現在,在工作日早上8時至晚上8時、非工作日早上9時半至晚上8時的時段內,市民都可以通過線上平臺自助停車。”黃江靜態交通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平臺的建設使全鎮路內停車秩序得到進一步規范,有效消除了“僵尸車”等現象,而且通過半小時免費等措施引導車主“快停快走”,進一步提高泊位資源配置效率。

            夜晚8時至次日早上8時(非工作日為夜晚8時至次日早上9時30分)為免費停車時間段,這一人性化的管理得到廣大市民及沿街商鋪的認可和點贊。

            接下來,黃江鎮將加快推進鎮停車泊位的整體規劃和智能改造,實施智能化管理,并將道路管養與智慧停車結合起來,提高現有車位的周轉率和使用率。已上線泊位的運營管理也將進一步加強,通過加強宣傳引導、優化停車服務、加大對停車管理員監管力度以及密切與政府職能部門協作等措施,助力進一步改善黃江鎮停車秩序。

            據了解,黃江政務中心停車場和黃江鎮住建分局停車場的升級改造工作也正在進行,同時,黃江計劃建設立體車庫等停車設施,進一步增加路外停車泊位供應。建設完成后,將進一步加強鎮內停車資源整合利用,為黃江市民提供更好的停車管理服務。

            加快建設社會共用停車場

            “這個小區出口處經常有車輛無視雙黃線亂停放,導致小區車輛無法正常通行,希望相關部門對該處進行整改。”在黃江鎮官方公眾號粉絲群,一市民的反饋迅速得到交通部門關注。

            當天,交通部門立即派工作人員前往現場。工作人員表示,該路段的違停情況一直在治理中,為了更好地解決“停車難”問題,黃江鎮計劃加快建設社會共用停車場,并增加智慧停車車位。

            黃江鎮地處東莞市東南部經濟帶腹地、毗鄰深圳光明區,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車流量及交通承載壓力與日俱增。“由莞樟路、黃江大道和公常路組成的‘井’形路網是黃江的主要交通脈絡,也是幾個交通擁堵點的源頭。”黃江交警大隊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黃江鎮主要存在10個交通擁堵點。根據規劃任務,黃江每年目標整治解決至少兩個交通擁堵點。

            針對轄區內車流、人流集中,容易發生交通擁堵的路口,黃江不斷推進優化交通信號燈,完善更新交通標志線等多套方案,對擁堵路口進行工程改造。比如,耗資近200萬元在環城路與東進路交叉路口(天虹路口)進行渠化改造,同時壓縮車道,東西進口各增加1條左轉車道,將三車道轉變為四車道,提高路口通行能力和效率,減少紅綠燈等候時間。

            隨著智慧停車系統的有序推進,黃江市民的出行品質正在得到提升。

            “簡直發生了大變樣。”臨街商鋪店員萬女士回憶起以前的停車亂象:黃江大道上的停車位一直比較緊張,很多車輛長時間停放,甚至有“僵尸車”占位。

            “此前很多有需求的消費者沒有停車位,對沿街商鋪的經營影響很大。”萬女士感慨,實施智慧停車以來,黃江大道上的車位得到有效規劃,客人的停車問題得到解決,更多人愿意在附近逛街了。她表示,智慧停車施行后,街道停車亂象明顯減少,在繁華路段也能容易地找到停車位。

            多處選點新建停車場

            “黃江鎮停車高峰期一般出現在12至14時、17至19時,大多為前往周邊商鋪就餐和消費的車主。”黃江靜態交通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信息化停車平臺系統,停車用戶可以通過“莞停車”公眾號,準確查詢到停車場的位置信息、數量信息、空余泊位信息等,還可通過平臺停車誘導功能以及配置的導航系統快速完成停車,減少尋找泊位的時間和因此造成的擁堵,提升通行效率。

            基于先進科學技術搭建的智慧停車管理體系,不僅方便市民出行,更將通過停車設施、停車功能配套的智慧化升級,解決停車慢、繳費慢、停車難、找車難等社會問題,進一步盤活停車資源存量,優化社會資源利用效率。

            “對比傳統的人工停車管理,智慧停車更能體現出對區域整體停車信息的精準把控,停車管理的效率和停車位的周轉效率都有極大提升。”黃江靜態交通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智慧停車項目的實施引發了另外一個問題,未實行智慧停車管理的街頭小巷及相鄰村莊亂停車現象加劇。黃江交警大隊相關人員表示,每當接到社區市民舉報亂停車的電話,部門都第一時間派人去現場處理。“由于區域停車位資源供應不足,停車位問題仍需進一步解決。接下來,黃江交警將與各社區、村委協調溝通,爭取規劃建設更多的停車位。”

            目前,黃江鎮計劃進一步摸清鎮內堵點,結合交通實際,在舊村民安街、田心蝴蝶地等地選點建設停車場,擴充停車位,通過增建停車場、增設停車位、交通微改造以及借鑒社區圍蔽管理等方式,紓解群眾停車難問題。

            此外,黃江將依托東莞交投集團平臺資源,加快停車資源整合進度,貫徹公益為先理念,探索智慧停車云平臺、立體停車設施、村(社區)停車圍蔽管理、橋下空間利用開發等項目建設經驗,推動城市交通高品質發展,力爭在2022年底前城市公共交通服務水平明顯提升,初步構建便利化、人性化和高效率、高品質的公交慢行體系。(撰文:劉慧茹韋基禮)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智慧停車 停車亂象 路段 智能化改造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