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社會 > 正文

            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呈低齡化 未成年人要多學法守法用法律保護自己

            近日有媒體報道,浙江溫州一名15歲中考生霸凌室友并篡改其所填報的志愿,被處行政拘留,因未滿16周歲未執行。近年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事件屢有發生,甚至有一些惡性事件。律師盧悅提示,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也要承擔相應法律責任,未成年人平時要多學法守法,在受到霸凌等侵犯權益事件時要勇敢的用法律保護自己。

            近年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呈現低齡化、暴力化趨勢,并出現了極端惡性犯罪個案,諸如校園暴力、霸凌等事件不斷引發社會關注。未成年人犯罪并非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而且按照最新規定,未成年人犯罪刑責已降至12周歲。按照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對依照前三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

            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提高法律意識、學法懂法守法至關重要。未成年人不管在學校還是在家中,都要培養規矩意識。通過各種渠道,比如圖書室、宣傳欄、青少年普法教育基地、報紙廣播等,閱讀、學習各項法律知識,多參與普法活動,知曉法律的具體規定,豐富自己的法律知識,對法律有敬畏之心,提高自身法律意識。學校和家長要為孩子提供學習法律、了解法律的環境和條件。此外,未成年人要把精力專注在學習上,通過學習學會明辨是非,知道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不做違法的事情。

            未成年人學法懂法,更要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我國有專門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在其他法律法規中也有保護青少年的法條。當在學習、生活中與他人產生糾紛爭執時,不要沖動,可以從法律的角度思考如何公平合理地解決問題,以免因一時沖動違法犯錯。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應第一時間告知家長、學校,咨詢律師,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維權。利用法律維權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民事訴訟、刑事訴訟、勞動訴訟、行政訴訟、民事仲裁、民事調解等,都是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自己權益的有效途徑。(劉波)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未成年人 違法犯罪 低齡化 法律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