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社會 > 正文

            天津推動建設自然災害防治九大工程 累計修復岸線7.93公里

            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市減災辦統籌資源、整合力量,持續推動建設我市自然災害防治九大工程。截至目前,全市132個子項目中,完工和進展順利的項目占比96.2%;建成285個臺(點)組成的立體化地震監測平臺,臺網密度居全國前列。

            自然災害防治九大工程建設是一項多層次、寬領域的系統工程。市減災辦通過梳理、細化,將九大工程分解為41個重點項目和132個可考核、可量化的子項目,并建立日常推動、專項推動和總結評估3項機制;推動在自然災害防治項目中實施PPP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同時出臺《天津市政府投資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對自然災害防治緊急建設項目,可直接進入初步設計申報階段,減少可研報告、概算核定等環節,最大限度簡化審批程序,提升審批效率;指導有關部門將潛在風險大、群眾關注度高的緊急項目有序納入市級政府投資項目三年滾動計劃;此外推動各專業部門將實施周期長、延續性強的項目納入“十四五”規劃,全市64個防治項目在“十四五”期間將繼續實施。

            記者了解到,我市實施州河、北京排水河、泃河、還鄉新河、薊運河治理工程,提高城市圈防洪能力,避免“小水大淹”;累計修復岸線7.93公里,在提升海岸線減災功能、消除安全隱患的同時,設置觀景平臺、親水階梯等觀海、親海空間,改善區域人居環境;特別是面對今年來勢迅猛的雨情汛情,改造提升后的城市排水基礎設施、地下綜合管廊、海綿城市建設等工程持續發揮作用,助力天津牢牢守住不發生重大人員傷亡的底線,為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提供有力保障。(記者王睿)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自然災害防治九大工程 自然災害 修復岸線 地震監測平臺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