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頭一天在‘蘇解紛’提出申請,第二天事情就解決了。疫情過后,我要到街道調委會當面向你們表示感謝!”家住南京市江寧區的趙先生在電話里激動地說。
近日,趙先生因為供貨合同糾紛在“蘇解紛”小程序上提交了人民調解申請。因為糾紛發生地在江寧區,系統自動將案件發送給江寧區司法局的非訴訟分派崗。工作人員了解情況后,將案件指派給了江寧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江寧街道調委會的調解員通過“人民調解小助手”手機App實時接收到案件信息,立即與趙先生取得了聯系。由于當時江寧區的疫情風險,調解員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與雙方當事人溝通,僅僅用了2天時間,就幫助趙先生與供貨商沈先生化解了矛盾,促成了供貨合同的順利執行。
近年來,南京市司法局積極打造“智慧型”的矛盾糾紛化解工作體系。指導建鄴區司法局開發的“人民調解小助手”系統,以實用、方便、快捷、高效的特點,受到了基層人民調解員的歡迎,在全省全面推開,并在全國會議推廣。今年,由省司法廳開發的“蘇解紛”非訴訟服務微信小程序上線,為群眾提供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律師調解、公證、行政裁決、行政復議、仲裁、司法鑒定等8大類非訴服務的在線申請等服務。“蘇解紛”小程序與“人民調解小助手”無縫對接,用戶在“蘇解紛”上提交人民調解申請后,系統會根據案件發生地將申請發送給相應的區司法局分派崗,分派崗再根據案情分派到具體的人民調解委員會。基層人民調解員無需繁瑣的網頁登錄程序,直接打開手機App就可以收到調解申請,直接與當事人聯系辦理。南京市司法局指導各區局積極推廣“蘇解紛”小程序,指導有需要的市民下載注冊,并積極與法院等部門對接,完善訴訟與非訴訟銜接機制,不斷優化糾紛導入和流轉渠道。據統計,“蘇解紛”小程序上線以來,全市已經辦理各類非訴訟申請869件,其中,通過人民調解處理的676件,受到廣大市民的好評。
目前,南京市司法局正在開發一款專門針對醫患糾紛人民調解的信息平臺,具有法律咨詢、在線申請、證據材料提交、調解進度查詢等功能,預計投入使用后將進一步提升矛盾糾紛化解的質效,為醫患雙方當事人提供便利。
(通訊員 王玥 江南時報全媒體記者 尹丹丹)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