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體育 > 正文

            歐洲杯發生揪心一幕 心肺復蘇+AED除顫搶救立功勞

            北京時間6月13日凌晨,歐洲杯丹麥隊與芬蘭隊的比賽中,發生了讓人揪心的一幕。比賽進行到第43分鐘,丹麥隊隊員埃里克森在無身體對抗的情況下,突然倒地失去了意識,出現了心臟驟停的危機情況。兩隊的球員、裁判、醫療人員迅速做出反應,在黃金急救時間里通過心肺復蘇、AED除顫的方式,成功讓埃里克森復蘇,恢復了自主呼吸。一場接完美的搶救,令人動容和感慨之余,也讓人更加關注一旦出現心臟驟停的情況下,如何更為有效地搶救生命于危難間。對此,新黃河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

            【專家觀點】

            心肺復蘇+AED除顫搶救心臟驟停的不二法則

            當埃里克森突然倒下的那一剎那,我們發現,原來心臟驟停這種突發疾病,其實離每個人都很。在不少人的意識中,運動員常年接受訓練,身體素質普遍很好,怎么也會有心臟驟停這種突發疾病呢?事實上,心臟驟停和猝死時常發生在賽場上,有數據統計,2004年—2017年在賽場上猝死的人高達628人。雖然高強度的訓練和比賽能夠讓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和專業技術更為出色,但是也存在讓運動員心臟不堪重負,從而導致心臟結構病變的可能

            “我們在醫院的急診中,通常會看到三種情況是很危急的,一是窒息、二是大出血、三是心臟驟停。通常來看,惡心率失常會導致心臟驟停,而心臟驟停是無法預測的,一旦出現心臟驟停的情況,必須要及時進行搶救,防止患者因為大腦缺氧而死亡,一般來講就是遵循‘黃金4分鐘’的原則。”體育賽事醫療官陳強告訴新黃河記者。陳強作為體育賽事醫療官,主要負責在馬拉松賽、越野賽等賽事中承擔AED(自動體外除顫儀)等醫療設備以及醫療志愿者的分配和調度,保障參賽者們在比賽過程中的安全。

            在搶救埃里克森的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所有人都在最短的時間內迅速做出反應,與“死神”展開賽跑。“在出現心臟驟停的第一時間,要進行高質量的心肺復蘇,通俗來講就是胸外按壓、人工呼吸等,對于成年人來講,按壓的手法需要達到5-6厘米的深度,保持100-120次/分鐘的頻率。除此之外,還需要AED,越早使用AED,病人被搶救成功的幾率就越高,一般來講,2分鐘之內使用AED設備搶救率能夠高于90%。”陳強介紹道。

            由此可以看出,學急救知識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關鍵時刻就能夠救人于危難。“如果說有人在公共場所出現了心臟驟停,在場的人員掌握有效的、高質量的心肺復蘇方法,再搭配AED除顫,等待醫護人員到來做進一步的檢查和救治,那么將為病人贏得更多復蘇的可能。”陳強說。因此,公共場所特別是健身場所配有AED除顫設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需要全民學急救知識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

            盡管埃里克森在大家的幫助下脫離了危險,但是后續一定還需要系統的醫學檢查和治療,分析心臟驟停的原因。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山東省千佛山醫院)重癥醫學科主治醫師侯云峰告訴新黃河記者,一般來說運動過程中突然出現心臟驟停,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運動者本身有心臟的基礎疾病,或者其他基礎疾病,因為過度運動,或者運動之外的因素,比如天氣炎熱、溫度的變化等引起心臟驟停。另一方面,可能本身沒有心臟疾病,時也能夠正常活動,查體也未發現特別的心臟問題,但是在超負荷的運動,或情緒波動下,超過了他正常的心臟承受能力,也會導致心臟驟停。”

            雖然說心臟驟停是無法預測的突發疾病,但是并非沒有預防的方法,特別是對于經常運動的人來說,時多加注意就能夠減少這種風險。“一是要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所了解,要知道自己的身體能夠承受多大程度的運動量,避免出現超負荷的情況。二是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無論是打籃球、踢足球、打羽毛球,適合自己就好。三是運動的前中后期都要有所注意,運動前需要充分熱身,運動中需要及時補充水分,適當地休息,運動后不要迅速飲用涼水,或者迅速進入開著空調的屋里或車里,這容易引起血管的收縮,輕的話可能會頭疼,重的話可能就會引起心腦血管意外。”侯云峰說。此外,還建議大家盡量在天氣比較正常的情況下運動,過熱或者過冷的天氣都會影響心腦血管健康,運動之前一定不能飽餐或者飲酒,過度勞累的情況下也不要進行劇烈運動。無論是哪種運動的愛好者,時都需要適當地跑步、健身,來提高心肺承受能力,減少運動損傷。

            作為重癥醫學科醫生,侯云峰提倡全民都要學急救知識。“如果大家普遍都掌握急救知識,那么當有人出現心臟驟停情況時,大家能夠迅速作出判斷,一旦判斷出心臟驟停,就立刻開始心肺復蘇,在黃金時間內抓住機會,能夠很大程度提高病人的生存率。早些年,心臟驟停的生存率比較低,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大家的意識不夠,人暈倒之后很久沒有人上前救治,或者意識不到病人是心臟驟停,只是用掐人中等方式搶救。二是急救的方式不規范,這樣就會因為搶救的方式加劇病人疾病的損傷。三是之前在公共場所配備的搶救設備不足,現在很多城市都已經在公共場所特別是體育場、體育中心配備AED設備,因為只依靠徒手的心肺復蘇,很難達到恢復竇心律的作用,借助AED能有效地在急救車到達現場之前,提高病人的生存率。”侯云峰說。

            (濟南時報·新黃河客戶端記者趙晨)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歐洲杯 心肺復蘇 AED除顫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