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百家 > 正文

            中央企業重組整合正提速 央地合作開展并購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攻堅之年,中央企業重組整合正進一步提速,新的央企集團呼之欲出。

            國資委8月25日召開中央企業結構調整與重組工作媒體通氣會。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國資委副主任翁杰明表示,國資委以中央企業戰略重組、專業化整合、并購、“兩非”(非主業、非優勢)剝離和“兩資”(低效資產、無效資產)清退、“壓減”為五個著力點,有效推動國有經濟布局結構不斷優化。

            關于下一步工作,翁杰明提出了五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其中包括,根據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需要,結合產業發展實際,適時組建新的中央企業集團。這已是一個多月來國資委第三次公開提到“組建新的中央企業集團”。

            物流、輸配電裝備制造等領域成為重點。第一財經了解到,我國輸配電裝備制造領域新央企組建實施方案已上報待批,由中國西電集團、許繼集團、高集團、山東電工電氣等電力裝備企業重組而成的新央企即將官宣,資產總額將超千億。

            戰略重組加速推進

            推進中央企業結構調整與重組,是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必然要求。十九大以來,央企集團層面戰略重組加速,先后完成了一批資產規模大、影響深遠的重組項目,共涉及6組12家央企。

            2019年11月26日,中船集團與中船重工重組而成的中國船舶集團正式掛牌成立。今年7月,“南北船”旗下中國船舶、中船科技、中船應急、中船防務、中國重工等9家上市公司發布的控股股東股權無償劃轉公告稱,中國船舶集團將成為公司的間接或直接控股股東。

            中國船舶集團副總經理錢建在通氣會上透露,“兩船”重組境內外反壟斷審查工作全面完成,重組各項工作進入到實質操作階段。

            錢建介紹,集團已經推進實施了總部機構改革,船海服務業和智庫咨詢機構專業化重組整合,地區公司區域化整合實體化改革,新組建重大工程管理中心、未來發展研究中心和裝備保障中心等重要改革事項,后續將持續推進產業結構優化重組、科技創新體系重塑、上市公司整合融合等深層次改革工作。

            翁杰明表示,這是應對國際造船業整體產能過剩,提升我國船舶工業國際競爭力和話語權的積極舉措,對國際造船市場格局產生重要影響。重組整合了行業優勢資源,艦船研發制造進展大大加快,企業經營效益大幅提升。重組后的新集團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凈利潤均居世界造船集團第一,企業市場地位更加穩固、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

            第一財經還了解到,中國船舶集團的總部將遷往上海。8月24日,上海市政府與中國船舶集團簽署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集團將加大在滬發展力度,加快在滬產業布局調整,大力推進船海創新資源在滬集聚發展,努力提升船海裝備產業發展能級以及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為服務國家戰略和助力上海城市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除了“兩船”重組,在糧食安全重要日益凸顯的背景下,中化集團、中國化工通過重組實現強強聯合,切實增強央企在種源、化工等領域的核心競爭力。重組后的中國中化加快資源整合、強化技術創新,“兩化”農業種業板塊整合已經完成,為實現我國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此外,保利集團重組中絲集團、中國電科重組中國普天,也有序推動了國有資本向優勢企業集中,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和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

            央地合作開展并購

            重組整合不只體現在央企之間,也發生在央地國企之間。

            8月20日,鞍鋼集團重組本鋼集團大會在遼寧鞍山召開。遼寧省國資委將所持本鋼51%股權無償劃轉給鞍鋼,本鋼成為鞍鋼控股子公司。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中央企業重組整合 重組整合 央地合作 并購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