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百家 > 正文

            香港青年西北逐夢: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當前關注

            【解說】湯振威本科畢業于香港中文大學,碩士畢業于清華大學,曾在香港合伙創辦企業……35歲的他身上有諸多“光環”。但在2021年,湯振威作出了令許多人感到“詫異”的選擇——舉家搬遷到陌生的大西北,并以選調生的身份在寧夏銀川市西夏區興涇鎮興盛村掛職擔任駐村干部。

            【同期】寧夏銀川市西夏區興涇鎮興盛村駐村干部 湯振威

            我小時候就在內地出生,(當時)內地的環境也沒這么好,然后(經過)國家二十多年的發展,內地現在發展非常之好,然后我也覺得我想在內地,為我出生的地方,(為)祖國做一些貢獻。所以我就來西北,寧夏這個地方,希望來這邊,能在村里為老百姓做一些事情。


            (相關資料圖)

            【解說】剛來興盛村時,湯振威為了了解更多村里的情況,經常走訪入戶,而當地的村民多是寧夏南部山區的移民,語言成為了他面臨的第一個困難。

            【同期】寧夏銀川市西夏區興涇鎮興盛村駐村干部 湯振威

            因為他們都是說方言,他們有時候說話太快我根本就聽不懂。但是現在在一年多的相處后,慢慢聽、慢慢學,現在大概也能聽懂70%以上。

            【解說】駐村期間,湯振威調研發現村里的大棚效益不好,便利用自己的專長和人脈,為村民謀福利。

            【同期】寧夏銀川市西夏區興涇鎮興盛村駐村干部 湯振威

            主要我在村里調研發現這邊大棚種植的效益不是太高,最高的話一個棚可能一年掙兩萬多(元)左右。然后我發現本地如果種草莓的話,效益會更高,大概一個棚能掙四萬(元)以上。然后后面就引進江蘇的一個草莓種植大戶,他們有技術也有銷路,希望通過他們能讓更多的村民能學習怎么去種草莓,這樣的話村民也能多掙點錢。

            【解說】看到村里的教學水平較為一般,今年暑假,湯振威又在村子里辦起了“清華小學堂”,免費為村里6歲到12歲的孩子教授語文、數學和英語。

            【同期】寧夏銀川市西夏區興涇鎮興盛村駐村干部 湯振威

            主要就是因為我自己也有孩子,我看到孩子的成長和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村里的孩子就是村里的未來。所以我就想,通過自己一點點的努力,讓村里的孩子獲得更好的教育,這樣將來他們可以為村里的發展有更大的進步(貢獻)。

            【解說】鄉村的工作繁雜瑣碎,一年下來,湯振威的皮膚從白皙被曬到黝黑,體重也減了8公斤,但他也結交了不少朋友,逐漸融入到當地的生活中。

            【同期】寧夏銀川市西夏區興涇鎮興盛村駐村干部 湯振威

            我未來還是想在這邊繼續地發展,我家人跟我孩子都一起跟著我移居在(來)這邊,所以我在這邊也算是定居,為這邊的未來做出自己的貢獻和努力。

            (楊迪 謝宇 寧夏銀川報道)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寧夏銀川市 寧夏銀川 我也覺得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