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百家 > 正文

            追夢·一線職工風采錄 |守護碧水藍天的95后-全球觀熱點

            【追夢·一線職工風采錄】

            原標題:守護碧水藍天的95后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鄒明強 通訊員 孔崢臻


            (資料圖片)

            “一定要確保防范措施到位,現場監護到位……”近日,95后武建強在中國石化荊門石化公司15萬噸/年硫酸裝置的檢修交底現場,反復向現場施工人員強調。

            26歲的武建強是荊門石化煉油四部的設備員,已在林立的煉塔、縱橫的管線中摸爬滾打了4年時間。武建強身后這套國內首次采用硫化氫廢氣干法生產硫酸的裝置,已安全平穩運行1100多天,遠超同類裝置的平均運行周期。眼下,武建強正帶領團隊緊鑼密鼓地準備開工以來的首次大檢修。

            “這套裝置主要負責企業廢氣、廢水、廢酸、廢渣的綜合治理,作為裝置的維護者,我們的工作關系到碧水藍天的守護。”武建強對記者說。

            2019年8月,武建強剛參加工作就趕上國Ⅵ油品質量升級荊門石化關鍵性配套裝置——15萬噸/年硫酸裝置的建設。他對照工藝流程圖,一根管線一根管線地摸,一個閥門一個閥門地看,把裝置建設當作學習提高的好機會。

            15萬噸/年硫酸裝置是中國石化在鄂企業唯一的硫酸生產裝置,不僅能滿足國Ⅵ油品質量升級的需要,還可為下游復合肥生產廠家提供原料。因此,確保裝置長周期經濟環保運行尤為關鍵,但是受過程氣負荷制約,裝置能耗一直偏高。

            武建強請纓啃下這塊“硬骨頭”。2020年,武建強帶領攻關小組提出的改進方案獲得通過,方案實施后,裝置每小時節電900千瓦時,綜合能耗下降30%。

            2021年初,為管控環保風險,荊門石化決定采取分段式模式對污水汽提裝置進行檢修。這意味著,檢修必須以小時為單位計算作業工期。

            檢修方案編制、安全環保管控、施工質量驗收……第一次擔任裝置檢修負責人的武建強,對每一個步驟都精心謀劃。冬夜的煉塔就像一個大冰箱,但為了查驗內構件的清洗、檢修情況,武建強在空間狹窄的汽提塔內,逐一檢查49層塔盤、250余塊塔盤構件。

            最終經過3天4夜鏖戰,裝置檢修成功完成,“氣不上天、油不落地、水不外排”的目標順利實現。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碧水藍天 中國石化 獲得通過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