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上大學最想念的就是媽媽做的饃饃,學校食堂的饅頭比起家里的饃饃差遠了?!睆年兾骰厍嗪@霞疫^年的白成偉說,他把母親蒸的桃獻子和油炸饃饃用大木盤端到堂屋里擺好,周圍擺上水果和干果。
饃饃是青海多種面點的統稱,在當地年俗中,做年饃饃是家家戶戶過年的一件大事。白成偉的母親李正月花,連續6年榮獲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東溝鄉饃饃大賽第一名。
1月17日下午,走進東溝鄉納卡村,人們忙著在面粉里面打入雞蛋,加入牛奶、食用油、紅糖、白糖、蜂蜜,經過揉、醒發、切、搓、搟,幾個小時的工夫,材料備齊,起鍋燒油開始炸油饃饃,雪白的面團在幾個人的手中變成香噴噴的馓子、花花、油餅、翻跟頭等油饃饃。
農歷臘月廿三,青海人開始準備年饃饃,有炸、烙、蒸等多種做法,每一種里面又細分不同花樣和品類,要做夠正月里吃的饃饃。
“為什么要準備這么多面食呢?因為舊時正月里講究不動刀剪,圖個吉利。”青海民俗學者朱世奎說。
老手藝、新玩法。撒子、麻花、翻跟頭、背口袋、焜鍋、香豆餅等年饃饃紛紛登場,麥香濃郁、色澤亮麗、形態各異的焜、炸、烙三大系列共20多種土族傳統饃饃同臺比美。1月11日上午,互助土族自治縣東溝鄉人民政府在天塘拉村廣場上,舉辦了以“迎青海年祈福新春、慶醉海東共享非遺”為主題的第六屆土族民俗傳統饃饃大賽,用傳統民俗文化盛宴喜迎新春佳節。100多名巧手廚娘各顯身手,將精心烹制的各式得意佳作年饃饃擺上展臺同臺競賽。相距不遠的臺面上擺滿地方美食,村民們圍著熱氣騰騰的農家土暖鍋品嘗美味佳肴,穿著艷麗七彩繡的土族阿姑們手牽手圍成一圈,跳起了土族安召舞,祥和、喜慶的節日氛圍撲面而來。
“我們東溝鄉的饃饃走到各個地方開店掙錢,讓我們體會到常年圍著灶臺做饃饃的手藝也能獲得收益,增加了生活的幸福感?!睎|溝鄉卡子村村民李富花說道。
“我們通過舉辦傳統饃饃大賽這樣的形式宣傳東溝鄉饃饃,助力群眾增收致富。”互助土族自治縣東溝鄉鄉長朱永杰說,近年來,東溝鄉充分利用“特色產業”和“民俗文化”等資源優勢,通過規劃實施,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積極發揮非物質文化遺產優勢,尋找東溝鄉濃郁的農耕文化與民俗文化的結合點,全方位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互助土族自治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