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華為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一周年的日子,而近日,美國對華為的限制措施再次升級。
美國商務部產業安全局在北京時間5月15日晚發布公告,要求采用美國技術和設備生產出的芯片,必須先經過美國批準才能出售給華為。對此,華為在今天的全球分析師大會上正式作出了回應。
華為表示,強烈反對美國商務部針對華為的直接產品修改規則,華為正在對此進行全面的評估,預計公司的業務將會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公司也正在盡最大的努力尋找解決方案。
華為強調,此次的新規是美國利用自己的技術優勢打壓他國企業,最后傷害的是美國自己的利益。
而一旦新規落地,全球170多個國家使用華為產品建設的數千億美元網絡的擴容、維護、持續運行將受到沖擊,使用華為產品和服務的30多億人口的信息通訊也會受到影響。
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表示,自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一年來,美國實體清單對華為營收的影響還是很大,2019年營收差120億美元。對后續業務的發展,目前還沒有更加清楚的判斷。公司正在努力尋找存活的辦法,“求生存是華為現在的主題詞”。
目前,美國商務部提出的這一新規尚未落地,中間約有120天的緩沖時間,華為和部分芯片供應商正在積極協調。
華為輪值董事長 郭平:面對長期規則不確定的制裁,我相信我們能夠努力地尋找到解決方案。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