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6月22日,綦江流域重慶段出現超歷史洪水,不斷上漲的洪水將綦江區城區部分街道淹沒。 劉相琳 攝
重慶市應急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何建平15日透露,今年上半年,重慶累計安排1434萬救災資金,調撥6120頂帳篷、1.15萬床棉被等救災物資救濟受災群眾,確保受災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地方住、有干凈飲用水喝,生病能及時得到治療。
重慶當天舉行高溫汛期災害防治新聞發布會,何建平在會上介紹,今年上半年,重慶全市共發生洪澇、風雹、干旱、山體崩塌、滑坡、森林火災等自然災害50起,其中洪澇災害較為突出,共發生18起。重慶全市35個區縣、199.2萬人受災,因災死亡6人,因災失蹤8人,緊急轉移安置59669人,直接經濟損失33.59億元。
重慶相關部門預測,7至8月,重慶暴雨、干旱和高溫均較常年和去年略偏重,總體旱澇并存,可能旱澇急轉。降水大部偏多,主要多雨時段在7月上中旬和8月下旬,預計有5至6次區域性暴雨天氣過程。極端最高氣溫大部地區為40至41℃,超過35℃的天數20至35天。
7月,預計長江最高水位將接近警戒水位,烏江最高水位將超過警戒水位;其它時段,長江、嘉陵江、烏江將維持均值波動。但部分中小河流可能會出現超警戒、超保證洪水。7月下旬開始,高溫伏旱可能性較大,大部分地區將出現20至25天輕到中度伏旱。
何建平表示,接下來的高溫汛期,重慶將認真落實行業管理責任,既防“天災”,又防“人禍”,對不履職盡責、玩忽職守,造成“人禍”的嚴肅追責問責。將用好各類監測系統、預警平臺,加密主汛期監測頻次,有序組織階段趨勢分析和臨災會商研判,及時權威發布預警信息,有效落實預警響應措施,確保預警到村、到戶、到人,提前疏散轉移受威脅群眾。確保不發生大災害,不造成群死群傷。(劉相琳 黃曉妍)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救災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