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市生態環境局公布今年7月全市空氣質量狀況,PM2.5平均濃度為12微克/立方米,同比大幅下降36.8%。全市11個區,哪個區空氣質量最好?答案是南沙。這是南沙區繼今年6月在全市空氣質量排名中獲得第一后,連續兩個月“奪冠”。
監測顯示,今年7月全市環境空氣綜合指數2.63,同比下降11.1%,空氣質量有所好轉;達標天數比例87.1%,同比減少6.4個百分點;空氣質量指數類別分別為:優16天、良11天,輕度污染3天,中度污染1天,未出現重度以上污染,超標污染物均為臭氧。
六項主要污染物中,PM2.5平均濃度為1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6.8%;PM10平均濃度為2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2.2%;二氧化氮平均濃度為2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5.0%;二氧化硫平均濃度為6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臭氧濃度為166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27.7%;一氧化碳濃度為0.6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5.0%。從監測結果看,臭氧已經成為影響廣州空氣質量的最主要因素。
今年7月,按照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排名,前三位為南沙區、番禺區、越秀區。
今年前7個月
空氣質量達標接近200天
從今年1~7月的監測數據看,廣州環境空氣綜合指數3.27,同比下降10.9%,空氣質量有所好轉;空氣質量達標198天,同比減少1天;達標天數比例93.0%,同比減少0.9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為2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3.1%;PM10平均濃度為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3%;二氧化氮平均濃度為3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7%;二氧化硫平均濃度為6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臭氧濃度為145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6.6%;一氧化碳濃度為1.0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3.1%。
按照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排名,今年1~7月,前三位為從化區、南沙區、增城區;與去年相比,空氣質量改善排名前三位為越秀區、荔灣區、海珠區。(全媒體記者杜娟)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