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觀察 > 正文

            啤酒節意外缺席 德國啤酒業者積極求變尋找轉機

            每年10月第一周,本應是慕尼黑啤酒節最熱鬧的時候。世界各地的人來到慕尼黑特蕾西婭草坪,在巴伐利亞風情的音樂和美食中暢飲啤酒。

            然而,今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慕尼黑啤酒節自二戰結束以來首次停辦。中新社記者在采訪中注意到,啤酒節主會場空空蕩蕩的草坪背后是疫情下正艱難求生的德國啤酒業者。

            “作為釀造業者,本名十月節(Oktoberfest)的慕尼黑啤酒節永遠是一年中最特別的時節。”德國釀酒協會主席、保拉納(Paulaner)集團首席執行官約爾格·萊曼(Joerg Lehmann)告訴記者,啤酒節已經成為世界各地的人們所喜愛的一種活動,截至2019年,人們能在美國、意大利、中國、法國等地約100場啤酒節活動上品嘗到巴伐利亞啤酒。作為慕尼黑六大啤酒廠之一,保拉納的啤酒出口70多個國家,產量的三分之一用于出口。

            德國是歐洲最大啤酒生產國。德國釀酒協會今年6月的數據顯示,德國去年生產了92億升啤酒,其啤酒市場規模約占整個歐洲大陸市場的五分之一。

            今年以來,在新冠疫情高峰期,德國取消了幾乎所有的體育賽事和各類節慶活動,餐館和酒吧也被要求關門,這給德國國內啤酒市場造成沉重打擊。德國釀酒協會9月的調查顯示,2020年上半年德國啤酒銷量同比(下同)下滑了16%,銷售額則下降19%。該協會成員預計,今年全年銷量和銷售額分別將下降14%和16%。

            約爾格·萊曼形容2020年對于德國啤酒業而言是“史上最艱難的年份之一”。盡管批發業務已部分程度得到恢復、出口市場也在向好,但扎啤銷售仍處于谷底,“餐飲業受到的嚴重限制和數以萬計的活動和節慶被取消都令啤酒業很受傷。”

            點擊進入下一頁

            當地時間9月15日,德國柏林一家餐廳內出售的“慕尼黑啤酒節專用酒”。中新社記者 彭大偉 攝

            危機之下,德國啤酒業者也在積極求變,尋找轉機。

            “我們正學會如何與新冠病毒共存。”保拉納集團負責餐飲和市場的總經理安德烈亞斯·施泰因法特表示,該集團下屬的啤酒餐廳已經加裝了塑料擋板等防疫設施,目前在保拉納位于德國各地的啤酒餐廳已經舉行了若干場“小型十月啤酒節”活動。

            同時,德國啤酒業者亦積極瞄準中國等率先走出疫情影響的市場。保拉納4月在中國上海開設了其在當地的第五家啤酒餐廳,7月又在廣州新開設了一家餐廳。約爾格·萊曼認為,隨著歐中簽署地理標志協定,協定所承認的地理標志便包括德國的慕尼黑啤酒和巴伐利亞啤酒,這無疑將利好德國啤酒對華出口。

            當前,隨著德國國內疫情再度趨于嚴峻,柏林和法蘭克福兩大城市已經宣布了宵禁措施,餐館和酒吧每天的營業時間不能延至后半夜。德國釀酒協會日前則再度呼吁政府出臺更有力的紓困政策,以免該行業出現破產潮。

            約爾格·萊曼表示,酒店餐飲行業要如何熬過今年秋季和冬季,這方面的前景完全不明朗。他呼吁德國政府推出更有效的紓困政策和援助措施,確保陷入困境的餐飲業和活動承辦行業能夠渡過難關。“如果什么都不做的話,那么最晚到明年春季,我們將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破產浪潮。”

            “我們仍保持樂觀,并希望2021年能夠再度歡慶慕尼黑啤酒節。”安德烈亞斯·施泰因法特說。(記者 彭大偉)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啤酒節 德國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