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銀行7月底的一份報告指出,美國上市公司在今年第二季度的財報電話會議中提及“通脹”的次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超過1000%。在過去幾周,很多公司都在電話會議上提到將用漲價的方式來對抗勞動力、原材料和其他成本的上漲。根據華爾街對通脹的最新預測,美國7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中值為5.3%,比6月小幅回落0.1個百分點;核心CPI中值為4.2%,較6月回落0.3個百分點,通脹仍維持在高位,個中因素是極端氣候和供應鏈混亂導致美國日常消費品價格上行。
這次由于疫情和極端天氣導致的供應鏈緊繃是全球性的。近日英國央行行長貝利稱,該國通脹率將達到超預期的4%以上,遠超預定通脹2%的目標。英國央行大幅上修通脹預測的原因有供應鏈緊張、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勞動力市場摩擦等問題,但又稱有“充分的證據”表明通脹飆升將是暫時的。英吉利海峽的對面--歐洲通脹也是按捺不住。歐盟統計局7月30日公布的初步數據顯示,7月歐元區通脹超預期,按年率計算通脹率為2.2%,高于6月的1.9%,同時也高于預期值2%。在供應鏈持續中斷的情況下,不斷上升的成本通脹可以說是當前價格趨勢的關鍵驅動因素,這將加劇整體價格壓力。歐洲央行8月5日發布的經濟公報稱,供應瓶頸帶來的阻力越來越大,全球通脹上行壓力進一步增加,主要是由低基數效應和與疫情相關的供應限制等暫時性因素驅動的。
目前,世界貿易90%的運輸量都是通過海上運輸完成的,集裝箱和干散貨運費雙雙高企,傳導至全球商品價格必然上漲。相關專家預計,集裝箱運價將持續上漲到今年年底,并在2022年第一季度出現回落,所以,今年下半年集裝箱運價仍將徘徊在高位。國際海運價格居高不下,對各國通脹無異于火上澆油。
山東某輪胎企業負責外銷的人士說:“輪胎訂單總體表現尚可,主要是受制于外銷。輪胎分為外銷、配套和替換。而外銷這塊受制于集裝箱有限的問題,導致出口不能大幅提高。集裝箱目前運往美國的運費在15000美元/柜。而貨值也就才15000美元/柜。因此運費在輪胎的出口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大。”
隨著歐美購物節旺季即將到來,發達經濟體零售商訂單不斷增加,從中國到美國的運價不斷創下新高,而且絲毫沒有下降的跡象。
近期國際集裝箱海運費用漲不停的原因如Drewry海事咨詢公司管理總監菲利普·達馬斯所說,新一波的新冠肺炎疫情和頻發的全球極端天氣等“這些因素使全球集裝箱運輸成為一個高度混亂、供應不足的賣方市場,航運公司可以收取比平時價格貴四到十倍的運費。我們已經在最近30多年里沒有看到這樣的景象了,而且這樣比較極端的行情很可能持續到2022年中國春節期間”。(記者 路 虹)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