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產婦死亡率從2010年的30.0/10萬下降到16.9/10萬;
嬰兒死亡率從2010年的13.1‰下降到5.4‰;
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從2010年的16.4‰下降到7.5‰。
9月27日,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全國婦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黃曉薇在國新辦發布會上提到上述數據時表示,婦女健康水平持續提高,兒童健康狀況持續改善。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目前,我國女性人口超過6.88億,0-17周歲人口約為2.98億。為發展婦女兒童事業,國務院日前印發了兩個發展綱要——《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21-2030年)》和《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21-2030年)》(以下簡稱“兩綱”)。27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請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兩綱”。
黃曉薇表示,我國婦女兒童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據她介紹,全社會就業人員中,女性占比超過4成;婦女健康水平持續提高,孕產婦死亡率從2010年的30.0/10萬下降到16.9/10萬;婦女受教育程度不斷提高,男女受教育差距進一步縮小;婦女參與決策和管理的途徑更加多元。
與此同時,兒童健康狀況持續改善,嬰兒、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從2010年的13.1‰、16.4‰下降到5.4‰、7.5‰;兒童受教育水平不斷提高,學前教育毛入園率從2010年的56.6%提高到85.2%,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從2010年的91.1%提高到95.2%,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從2010年的82.5%提高到91.2%。黃曉薇說:“兒童福利水平穩步提升,保護工作機制進一步健全,成長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關心愛護兒童的社會氛圍進一步形成。”
值得注意的是,婦女兒童事業發展還面臨一些挑戰,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和兒童優先原則有待深入落實,婦女兒童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城鄉、區域和群體差距依然存在,婦女兒童的民生保障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保障婦女兒童權益的法治建設需要持續推進等。
提及婦幼健康,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黨組書記、副局長余艷紅發布會上表示,我國婦幼健康仍面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出生缺陷防治任務仍然艱巨。“尤其是隨著生育政策調整,二孩、三孩生育需求增加,高齡產婦比例升高,對優質均衡的醫療保健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兩綱”就繼續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提出新目標,并設置相應策略措施,特別關注提升優生優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質量。
《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21-2030年)》中設置了“生殖健康和優生優育知識全面普及,促進健康孕育”的目標,就加強婦幼健康服務體系建設,保障孕產婦分娩安全,提高婦女生殖健康水平提出策略措施。內容包括:強化婦幼健康服務基層網點,強調培養復合型人才,提倡科學備孕和適齡懷孕,提供生育全程基本醫療保健服務,持續推進高齡孕產婦等重點人群的分類管理和服務,全面落實母嬰安全五項制度,將生殖健康服務融入婦女健康管理全過程,規范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應用等。
《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21-2030年)》細化和完善了出生缺陷防控相關目標,并提出了建立多部門聯動、防止出現缺陷的工作機制、落實出生缺陷三級防治措施,強化婚前、孕前保健,提升產前篩查和診斷能力,擴大新生兒疾病篩查病種范圍,促進早篩早診早治和加強出生缺陷防治基礎研究等策略措施。(科技日報記者代小佩)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