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惠州全力推進高鐵建設 高鐵拉動城市奔跑

            要致富,先修路。

            1964年,日本修建了全球第一條高鐵——東海道新干線。1983年,法國建成了歐洲第一條高鐵。自1999年中國第一條高鐵秦沈客運專線動工之后,中國各地也掀起了高鐵建設的熱潮,“八縱八橫”的高鐵網將使大部分重點城市“聯網”。

            高鐵的開通,意味著時空距離的縮短,意味著人員和經濟要素更便捷地流動,意味著城市發展獲得更高的能級。

            如今,位于粵港澳大灣區東岸的惠州,正在全力推進高鐵建設。今后幾年將迎來5線10個高鐵站,從而躍升為全國前列的高鐵大市。

            即日起,南方日報惠州新聞部推出“高鐵新機遇惠州開新局”系列報道,將深入走訪建設一線,訪談沿線市民和專家學者,共同探討高鐵給惠州高質量發展帶來的新機遇。敬請垂注。

            攤開地圖,以江西南昌這個交通樞紐為中心,京港高鐵一路南下至此,再下行至贛州接入贛深高鐵,就可直抵南端的惠州、深圳和香港等地,從而使京津冀和珠三角這兩個經濟圈又多了一條高鐵通道。同樣以南昌為中心,長三角的高鐵列車經此轉入贛深高鐵,則將長三角和珠三角也串聯在一起。

            到今年12月,隨著贛深高鐵的通車,這樣的設想將從圖紙上的規劃變成現實。

            這不只是交通建設的趕超,更是各地為城市發展打造能級的大比拼。在這一過程中,惠州將在擁有廈深高鐵的基礎上,陸續迎來贛深高鐵、廣汕高鐵、深汕高鐵和廣河高鐵,從而為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強大的推動力。

            上萬工人來惠州建高鐵

            “打聽一下,這里去陳江怎么走?”9月初的一個下午,一臉疲憊的廣西人胡師傅走進惠州南站附近一個小賣部,買完水后焦急地向老板打聽。

            原來,他的兒子小虎(化名)幾個月前從廣西貴港來到惠州,說是去了陳江的工廠打工。“15歲,還在讀初三,不想上學,正是讀書的時候啊”。胡師傅的話里透著幾許無奈,之前還能聯系上兒子,最近連電話也打不通了,急忙從家里趕來找人。恰好老板李女士也是廣西人,三兩句對話之后改用方言指點胡師傅怎么坐車,還寬慰他不要急。

            這是中國南方一條高鐵沿線的一個普通車站,這是廈深高鐵惠州南站一個平淡無奇的下午。2013年通車后,這條高鐵將惠州帶進“高鐵時代”,并陸續和其他線路聯網,大大縮短了沿途城市的時空距離。像胡師傅父子這樣,從廣西貴港一路向東,過梧州、肇慶、廣州、東莞,直至惠州,以往可能要在長途汽車上顛簸十幾個小時,如今5個小時都不要。務工人員、學生、游客、企業家……不同的人群得以在高鐵沿線更快捷地往來穿梭。

            此時,以惠州南站為坐標往北,距此大約64公里外的惠城區小金口一處工地上,近3000名工人揮汗如雨。他們三三兩兩配合著作業,一起平整路面、切割建材、粉刷墻體。如果一切順利,他們將在今年底給惠州建成一個新的高鐵站——贛深高鐵惠州北站。

            “理論上每兩個月可以休息8天,但完整地休假的情況并不多,因為工期緊嘛。”湖南人彭睿穿過工人堆進入贛深北站的站房,指著正在給墻體做裝飾的工人說,他們在做全面的裝飾裝修,以保障11月底具備通車條件。

            從這里往西南方向望去,贛深高鐵一直伸向仲愷高新區,直至東莞、深圳。在那個方向,江蘇人黃凱正在配合業主單位檢查線路,他們要清理軌道沿線的雜物,為接下來的聯調聯試做準備。去年8月,他和工友完成了贛深高鐵仲愷站的切線梁和站臺梁澆鑄。今年4月,他們又完成了沿線路段的無砟軌道鋪設。對于這些關鍵的時間點,他都印象深刻,如今項目已經基本完工,“明年去哪兒?還不知道,看單位的安排吧。”

            和黃凱不同的是,曾濤在今年2月就離開了惠州的高鐵工地,直奔江蘇的另一項工程。算起來,這個湖南人在惠州呆了3年多時光。彭睿、黃凱、曾濤,這些外地漢子因為同一個目的來到了惠州——建設高鐵。實際上,帶有同樣目的的遠不止他們這幾個。在贛深高鐵和廣汕高鐵惠州段的工地上,超過1萬名來自五湖四海的工人在日夜奮戰著。

            10個高鐵站怎么取名?

            這些年,各地圍繞高鐵建設的奮戰,一刻都沒有停止。理由就藏在那句老話里:要致富,先修路。更何況,高鐵是各地修路致富的“急先鋒”。

            自從廈深高鐵2013年將惠州帶入“高鐵時代”,惠州的高鐵建設就進入了快車道。如今,贛深高鐵和廣汕高鐵都在加快施工建設,前者今年底要通車,后者預計2023年通車。按照規劃,廣河高鐵將在惠州設龍門站。再加上和廈深高鐵并站的深汕高鐵,惠州今后至少會擁有5條高鐵共10個高鐵站。

            根據貝殼研究院今年發布的研究報告,全國已有6個省實現了“市市通高鐵”,82%開通高鐵的城市在行政區內有兩個及以上高鐵站。以開通高鐵站的數量論,重慶以20座居全國榜首,哈爾濱和北京分別以15座和11座居第二、第三位,蘇州、青島、福州、合肥均以10座并列第四。也就是說,如果這些城市的高鐵站在2023年之前沒有變化,惠州將于兩年后以10座高鐵站的數量躋身全國第四。

            打開地圖可以發現,惠州位于珠三角東岸,下轄7個縣區,陸地面積有1.13萬平方公里,約為珠三角的1/5,遠大于相鄰的深圳和東莞等地。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高鐵建設 高鐵站 高鐵建設 贛深高鐵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