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乍暖還寒時節如何養生?養生食譜get起來

            2月19日是“雨水”節氣,該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此時,氣溫開始回升,降雨漸多,預示著春天即將到來。在忽冷忽熱,乍暖還寒的時節,市民如何養生?一起來看看南京市中醫院老年病科主任駱天炯給大家帶來的養生經。

            駱主任介紹,雨水節氣乍暖還寒冷,養生要遵從時節的特點,首先要做好“春捂”,預防“倒春寒”。這是因為,雖然天氣變暖了,但北方還會不斷有寒潮來襲,因此市民不能急著脫衣服,根據氣溫及時增減衣物。具體的春捂原則是注意“下厚上薄”,捂的重點在于背、腹、足底。背部保暖可預防寒氣損傷督脈,減少感冒幾率;腹部保暖是有助于預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瀉。

            中醫認為肝主生發,故春季肝氣旺盛,肝木易克脾土,故春季養生不當容易損傷脾臟,從而導致脾胃功能的下降。因此,雨水節氣后,很多疾病開始萌發。肝木需要條達時,會疏泄太過,柔性不足,會出鼻血,中風,血壓突然升高等問題,所以此時宜“健脾柔肝”,飲食上宜少酸多甘,不妨增加一點甜味的食物,少一點酸味的食物,可以達到柔肝健脾的目的。

            針對雨水節氣,駱主任專門介紹兩個養生食譜:

            南瓜銀耳紅棗薏仁粥:該粥中薏仁具有很好的健脾,除濕效果。做法也很簡單,南瓜去皮,切小塊,把紅棗、銀耳洗凈后放水泡發(泡發時間約20分鐘左右就行),切好的南瓜放在鍋里,然后放上紅棗、薏仁,加入適當的水,最后再放上冰糖(冰糖不宜太多)合起蓋子。大約15分鐘左右,把泡發的銀耳撕成小朵再放進去,繼續熬5分鐘左右就可以了,攪拌一下,就可以享受美味啦。

            百香果蜂蜜檸檬茶:中醫認為酸甘化陰,適合于陰虛體質,達到養陰健脾潤肺的目的。具體做法為,先沖泡一杯檸檬水待用,百香果從中間切開,將里面的果肉連籽挖出置入檸檬水中,再舀一勺蜂蜜放入,用勺子充分攪拌,一杯芳香四溢的百香果茶就做好了。

            與此同時,市民還可以通過按摩穴位,也可以在家自己動手用艾條熏,堅持下來,大有裨益。

            首先是陰陵泉,位于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下緣與脛骨內側緣之間的凹陷中。取側坐位,將一腿翹起放在另一條腿上,另一側手輕握膝下處,拇指指尖所致的膝下內側凹陷處即是該穴,按壓時有酸脹感。

            其次是三陰交,位于腳內踝的上三寸(四指)、內側脛骨后緣的位置。此穴是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三經交會之處,故名三陰交。手四指并攏放于內踝尖上,四指上端、大骨后緣即為三陰交的穴位。

            另外,如果濕氣重的人,還有兩個穴位可以按揉。

            一個是水分穴,位于臍上一寸腹中線上。

            一個是帶脈穴,兩側帶脈位于腋下中線與肚臍(左右)平齊的交匯點上。

            當然,如果同時有濕又有熱的,比如出現舌苔黃、口苦等癥狀,可以增加一個曲池穴。這個穴位也很好找,把胳膊彎曲90度,肘橫紋橈側端凹陷處便是。(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戚在兵)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乍暖還寒 做好春捂 預防倒春寒 養生食譜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