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話題,繼續關注保供。
連日來,長春、吉林市疫情管控提級后,為解決群眾“買菜難”問題,吉林省加緊推進各項重點工作,全力破解難題。
眼下,兩市在貨源、供應、配送等方面現狀如何?
4月2日,幾組動態均與“兩市”保供有關。
先來看一場信息量極大的發布會。
今天,本輪吉林省疫情防控工作第22場新聞發布會召開。
會上,傳遞出的內容頗具看點。
首先,是長春、吉林兩市“菜籃子”供應端總量。
長春市已有庫存3896噸,每天還組織進貨800噸,在此基礎上組織實施“儲菜倍增”計劃,加大蔬菜儲備力度,穩定貨源。同時,充分利用公主嶺、四平等應急物資運輸中轉站,確保省際間蔬菜有序中轉,貨暢其流。
吉林市蔬菜總進貨量1130噸,出貨總量825噸,可供銷售的蔬菜總量2260噸。
其次,是各地支援長春、吉林兩市最新進展。
到4月1日,長春市共接收各地支援蔬菜包近50萬個、4500噸左右。
到4月1日,外縣市累計向吉林市主城區運來遼寧援助的蔬菜包16.3萬包。
值得一提的是,河北省支援我省4萬份蔬菜包將于4月3日啟運。
第三,是關于保供運力。
為解決疫情防控提級后,蔬菜等生活物資配送面臨保供企業上崗人數銳減,配送力量減弱,出現運力不足等問題,長春,打出了組合拳。
第一招,將保供人員作為核酸檢測重點,通過屬地核實、大數據比對等措施,為符合疫情防控條件的人員提供上崗依據,并實施閉環管理。
第二招,統籌商務、公安、交通、民政等部門,建立協調機制,確保保供人員、車輛出行,全力滿足保供運力需要。
第三招,充分發揮社區“三長”作用,全面發動社區工作人員、下沉機關干部、志愿者在做好個人防護且無接觸的基礎上,采取“封控區”直接送上門、“管控區”逐戶通知居民下樓在小區內有序領取等方式,切實打通配送“最后一百米”。
吉林市,同樣千方百計保持市場化供應體系順暢運轉。開通“居民生活物資保供專線”,主城區800余個社區保供超市關門不閉店,由下沉干部、社區工作者、志愿者等組成的1000余支、近萬人的配送小分隊,積極為小區居民提供生活物資配送。
既然說到了保供,就再多說幾句。
今天,為進一步保障疫情期間長春市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長春商務局再次發布長春市重點商貿保供企業名單。
中國吉林網注意到,這已經是第二批。翻看名單你會發現,超市企業、商貿企業、電商企業、物流快遞、食品企業,基本上是全鏈條全環節。
看到這里,大家不禁要問了:“長春市陸續重點商貿保供企業,在‘戰疫’期間發揮了怎樣作用?”
因第二批長春市重點商貿保供企業名單剛剛發布。為更直觀反饋,中國吉林網找了兩家首批長春市重點商貿保供企業,探尋答案。
第一家,是新天地連鎖超市。
新天地超市是吉林省最大的連鎖超市龍頭企業,在長春市內擁有門店620家,銷售網絡遍布市內各主要城區。
面對本輪疫情,這家超市利用自身連鎖超市龍頭企業優勢,積極調動省內外采購、倉儲、運輸、銷售等多渠道資源,全力保障疫情期間長春市百姓民生用品的供應。
全力以赴保供進行時(新天地連鎖超市供圖)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為全面調動貨源,加大省內外民生商品采購力度,擴充應急物資儲備。長春市內1000余名新天地員工迅速集結物流配送中心,二十四小時輪班作業,全力支援物流商品分揀、包裝業務,確保所有門店所需商品都能及時、準確的配送到位。
此外,疫情期間,該超市積極研究保供方案,優選并匹配優質商品,設置包括蔬菜包、水果包、民生用品包等多種套餐組合,供應給廣大市民,既滿足了市民生活需求,又避免了人員密集性接觸,促進防疫工作的有效開展。同時,新天地超市微信群、餐包配送熱線同步提供商品選購服務,讓市民能夠多渠道選購商品。
目前,新天地連鎖超市各類生活物資儲備總量39.6萬件。
另一家,是地利生鮮超市。
疫情發生后,地利生鮮爭分奪秒的開展保供工作,配合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加強貨源組織、提升商品儲備、暢通物流配送、保障百姓生活必需品量足價穩。線上線下齊發力,并組織配送團隊深入一線,筑牢疫情防控民生線。
爭分奪秒地開展防疫保供(地利生鮮供圖)
記者在采訪中獲悉,地利生鮮長春現有門店59家,線上下單方式有三種,一是周邊社區電話微信下單,二是門店自有社群下單,三是小程序下單,主要品類為果蔬,糧油,肉蛋,商標百貨。目前供應鏈穩定,貨源充足,每天到貨300多噸。
保供!吉林,全力以赴!
來源:《吉林日報》
據《吉林日報》報道:4月1日晚上,省委書記景俊海以視頻形式主持召開全省疫情防控形勢分析研判暨完善下一步政策舉措專題會。他強調,要盡快恢復基本生活物資市場供應體系,對保供人員實行閉環管理、高頻檢測,確保供應配送鏈條絕對安全,切實做到關門不關店、線上能訂貨、線下能送達。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欒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