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焦點!已完成70%!吉林省全力推進草原有害生物普查

            8月4日,中國吉林網從吉林省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吉林省草原有害生物普查正在進行中,這是對吉林省草原有害生物進行的范圍最廣、規模最大的一次情況調查。

            吉林省草原有害生物普查活動從2021年10月開始啟動。截止到2022年7月末,吉林省完成外業調查并通過普查系統上報共217條踏查點和205個標準地地面監測,已完成全省總工作量的70%。

            吉林省草原有害生物普查的普查范圍為全省天然草原、人工草地和部分其他草地。普查對象是:危害草原植被及其產品并造成經濟或生態損失的主要有害生物(含入侵物種),包括嚙齒類動物、昆蟲、植物病原微生物、毒害草等。普查目的是查明全省草原有害生物發生種類、面積、分布及危害程度,系統評估發生危害現狀及未來發生趨勢,科學區劃并明晰防控重點,建立有害生物監測預警平臺,實現科學防控決策,為草原生態保護建設和保障生態安全、生物安全、糧食安全提供數據支撐。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吉林省草原有害生物普查的主要任務是:以白城市、松原市和延邊州等3個市(州)、19個縣(市、區)為重點區域,結合國土“三調”數據,運用衛星遙感、無人機等先進監測技術方法,采取本底調查、外業調查、內業處理相結合的方式,對全省360個踏查點、240個標準地的有害生物開展外業調查,內業共制作240個標本,平均每個縣5種,每種2個標本,全面查清全省草原有害生物發生種類、面積、分布及危害程度等基本情況。

            吉林省林業和草原局高度重視吉林省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工作,采取多方面措施推進普查活動順利開展。

            吉林省林業和草原局統一領導草原基況監測生態評價和有害生物普查工作,成立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省林草局草原管理處。市(州)業務部門各司其職,加強對所轄縣(市、區)普查工作的組織領導、監督檢查和綜合協調。縣級業務部門做好數據圖件審核、結果報送等本轄區業務管理工作。吉林省林業和草原局投入資金376萬元用于普查,組織協調林草部門各級草原監測技術人員和科教機構專家共300余人投入普查工作。

            2022年上半年,分別在白城市、延邊州和松原市召開三次吉林省草原有害生物普查二階段工作培訓班,共培訓學員270人。培訓班將理論學習和外業調查相結合,邀請專家對草原有毒有害植物分類特征、草原鼠害基本分類特征、草原蟲害基本分類特征、標本制作和草原有害生物普查系統工作流程進行理論教學和實地教學。在野外實地教學過程中,學員們在具有代表性的溫性草甸草原標準地中,對鼠、蟲、毒害草標本采集與野外技術要點進行了現場實踐。通過學習,學員們掌握了普查的操作技術標準,提升了野外標本采集處置理論基礎。培訓班全面提升了全省草原普查技術人員的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

            吉林省林業和草原局成立專家指導組,組織草原資源、生態、草業、植物分類、有害生物分類、植物保護等領域專家,開展技術方案審定、技術路線審核、物種鑒定、數據抽樣審核等工作,為普查活動提供技術指導。

            吉林省林業和草原局成立質量控制組,對各市縣工作進行技術檢查,嚴格把控每一個環節,保證監測普查方法、數據的準確性和統一性。市縣工作領導小組認真審核路線規劃和樣地布點,督導普查工作進度。第三方服務機構高度重視專家組的督導意見,及時改進,確保高質量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中國吉林網吉刻APP記者 李志明 通訊員 魏靜 周聰

            圖片由省林業和草原局提供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有害生物 普查工作 分類特征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