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2023全國兩會·京吉交互云直播丨兩位社區書記眼中的“民生”-報資訊

            小社區,大民生。

            基層社區,作為延伸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末梢神經”,意義重大。


            (相關資料圖)

            如何讓小網格撬動“大治理” ,零距離服務“大民生”呢?怎樣進一步健全黨建引領多方參與的城鄉社區服務新格局,不斷增強居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呢?

            2023全國兩會·京吉交互云直播本期節目邀請到兩位工作在基層數十年的社區黨委書記,分別是長春市南關區民康街道九圣祠社區黨委書記趙月和長春市南關區鴻城街道繁榮社區黨委書記兼居委會主任趙寧,一起聚焦小社區背后的大民生。

            從“管理”到“治理”的背后是一件件小事

            節目一開始,兩位書記和大家分享了近年來在社區不斷提高民生服務品質,居民幸福感滿滿,從“管理”到“治理”、從“單一”到“多樣”的心得。

            在趙月書記看來,“管理”更多為行政管理服務,而“治理”更多的是全面的、多元的、互動的、協調合作的,是在一定區域內,由社區搭建平臺,促進區域內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近年來,我們在基層社區工作發現,居民群眾的需求,已經從‘有沒有’轉向到‘好不好’,需求更加多元、更加精準也更加復雜,這對我們新時代的社區工作應當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趙寧書記認為,居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居民安居樂業、社區才能和諧安定。老百姓的要求其實不高,只要處理好關系他們生活的每一件小事,他們的滿意度就會提高,就會覺得幸福。從更換樓道燈泡,到清理淤堵下水井;從維修一樓入戶防盜門,到小區增設晾衣架和休閑椅,網格長每天都在用心完成一件件的小事兒。

            “堵點”和“痛點”該怎樣打通

            打通“堵點”和“痛點”,是推進城鄉基層治理的關鍵一環。趙寧和趙月兩位社區書記在解決這關鍵一環都有自己的經驗。

            趙寧書記認為最大的經驗就是要把群眾的難事、煩心事當成自己的事。

            “社區能聯絡很多資源,很多事可以協調某些職能部門、聯系社會組織、轄區單位和商戶、招募志愿者等等,這些資源,在解決改革的‘堵點’和‘痛點’中,百姓憑個人力量有些無法整合,這時社區網格長們就充當起了聯絡員,跑腿代辦,做百姓的知心人,百姓的煩心事解決了,心情舒暢了,‘堵點’和‘難點’也就不存在了。”

            趙月書記以九圣祠社區近幾年打造“智慧小區”試點,開發了“智慧通”小程序,向轄區居民提供智慧生活服務,整合了各類便民服務為例,以安全、便利、和諧、宜居為出發點,切實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幸福生活。“從基層角度來講,我們需要結合新時期下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不斷轉變工作思路,結合新需求,開展新服務。”

            長春市南關區民康街道九圣祠社區黨委書記趙月

            保障和改善“一老一小”沒有終點站

            眾所周知,“一老一小”的問題關乎到民生福祉,也是社區工作的大事。

            趙寧書記認為,保障和改善“一老一小”的民生是一項長期工作,沒有終點站,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她介紹,在繁榮社區,對于“一老”,給予他們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并在社區層面讓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回饋社區,社區綜治協管員、疫情期間的“大喇叭”小分隊的志愿者、創城期間的“紅袖標”衛生監督員都由退休黨員、老教師等擔任,讓他們發揮余熱,積極工作。對于“一小”在假期組織托管,參觀長春市博物館、民俗館、長春市規劃館,走進凈水廠、污水處理廠、邀請兒童教育專家組織講座——兒童安全教育,VR黨史館學習,參觀社區建設,寓教于樂,讓“一小”邊玩邊增長知識,開闊眼界。一項項暖心舉措,讓老百姓的幸福感不斷增強。

            在九圣祠社區現有60歲以上老人1723人,兒童768人。趙月書記介紹,社區針對老人體弱、出行困難、獨居等現狀,聯合相關專業機構、駐街單位和社會組織力量,開展形式多樣的為老服務,在為老服務中推行看護、呵護、愛護、管護、保護的“五護”服務。針對轄區兒童的服務中,結合國家“雙減政策”,完善社區教育機制,探索建立適合新時期下青少年兒童全面健康發展的社區服務品牌。鼓勵青少年“走出課堂,走進社區”,參與公益實踐活動。

            長春市南關區鴻城街道繁榮社區黨委書記兼居委會主任趙寧

            生動實踐要最大限度發揮合力作用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基層治理平臺,健全城鄉社區治理體系”。節目的最后,聚焦如何生動實踐。

            趙月書記表示,2012年南關區作為全國示范點率先完成網格化管理,形成規范的網格化治理體系,完善了網格長隊伍建設。網格中發現問題及時在綜合信息平臺上報,平臺將事件分發給職能部門進行解決,全程亮燈督辦,南關區率先地探索實踐,及時解決基層各類難題。縮短了服務半徑,提升了群眾的滿意度。

            趙寧書記認為,在社區層面的具體實踐,主要是提升基層治理體系中的黨組織的領導力。抓好基層黨組織建設是推進基層治理的關鍵環節。最大限度地發揮各大治理主體在基層治理過程中的合力作用,共同推進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格局的構筑。

            一枝一葉總關情。

            小社區背后的大民生,事關大幸福。

            在社區這個小單元當中,通過基層工作的生動實踐和成績,老百姓的幸福感會越來越強。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郭雍皓 欒喜良 越明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

            相關內容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