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guān)注 > 正文

            【中國好手藝79】葫蘆畫


            (資料圖片)

            葫蘆畫

            講述人:寧夏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葫蘆刻畫技藝傳承人陶瑞珍

            葫蘆音似“福祿”,寓意吉祥美好。葫蘆作紙,以火為墨,烙刻作畫歷史已有千年。

            葫蘆畫選材頗為考究,要從十多個品種中精選外形周正、曲面圓潤、上下勻稱的葫蘆。摘取時,留一小段藤蔓,打皮、晾曬、陰干,又逾半年,待泛出蠟質(zhì)遂可用來烙畫。

            烙畫,講究“細致入微”。鉛筆勾出輪廓,電烙鐵再游筆燙烙。尖頭,勾畫粗細不一的線條;扁片,用以渲染不同的底色。靈動的呈現(xiàn),全憑手中一股巧勁——輕點燙烙,呈現(xiàn)灰色,稍一用力,便是黑色。

            烙畫,不獨考驗手藝人的技藝,也考驗心性。手握烙筆,平心靜氣,一揮而就,所畫線條才有筋骨。譬如,剛完成的《桃花源記》,線條自如利落,人物栩栩如生,山水清新自然。徐徐把玩轉(zhuǎn)動,“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漸次展于眼前。看畢,豁然開朗:端得一處“桃花源”!

            前些年,我在傳統(tǒng)烙畫手法上,嘗試引入刺繡、剪紙等技法,刻、鏤、繪……通通融進山水人物,葫蘆畫更顯立體傳神。

            我在寧夏石嘴山成立了非遺工坊,經(jīng)常帶弟子們?nèi)鈪⒓游幕涣鳎日故玖酥袊鴤鹘y(tǒng)手藝,又開闊了眼界。

            (光明日報記者張文攀采訪整理)

            來源:光明網(wǎng)-《光明日報》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gòu)成任何商業(yè)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fā)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內(nèi)容僅供參考

            關(guān)鍵詞:

            相關(guān)內(nèi)容

            熱門資訊

            最新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