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龍嘉國際機場5月份“流量成績單”獲央媒關注。人民網刊發《9722架次、旅客量124.5萬人次!長春機場航空市場穩步恢復》,報道長春機場5月份航班量、旅客量恢復率均位列國內千萬級機場前列;新華社客戶端刊發《吉林新觀察丨機場大流量 投射吉林高質量發展“三個亮點”》,報道5月份,長春龍嘉國際機場完成航班量9722架、旅客量124.5萬人次,同比2019年分別增長21.49%、12.77%。亮眼“流量答卷”的背后呈現出吉林省開放型經濟的眾多亮點。
人民日報客戶端刊發《吉林農業大學中國農技協寧江果菜科技小院揭牌》,報道吉林農大以專業優勢全方位服務于吉林省鄉村振興建設。
新華社客戶端刊發《吉林:長白山景區旅游持續回暖》,報道長白山景區豐富旅游產品,發展以生態觀光為底色,康養度假、戶外運動、研學旅行等游客體驗為特色的新型旅游業態;刊發《吉林雙遼:采取拋秧技術進行水稻移栽》。
(相關資料圖)
經濟日報刊發《產糧大縣重節約》,報道“倡導節約 制止浪費”在梨樹縣蔚然成風;刊發《吉林松原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軟環境帶來硬實力》,報道松原市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跑出了高質量發展的“松原速度”,讓大中小企業增強了投資信心。
中國新聞網刊發《吉林四平“污水變清”入濕地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報道“十四五”以來,吉林省“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三水統籌,在治理水污染的同時還河于河,讓河道具有自凈、生態修復功能。
工人日報客戶端刊發《吉林樺甸村級集體經濟倍增行動入選全國典型》。
人民日報
人民網刊發《9722架次、旅客量124.5萬人次!長春機場航空市場穩步恢復》,報道長春機場5月份完成航班量、旅客量均同比增長,恢復率均位列國內千萬級機場。1—5月,長春機場累計完成旅客量595.16萬人次,完成航班量46172架次,均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
(掃描二維碼查看原文)
人民日報客戶端刊發《吉林農業大學中國農技協寧江果菜科技小院揭牌》,報道吉林農大堅持服務民樂村20余年,并于近日成立吉林農業大學中國農技協寧江果菜科技小院,充分發揮農業高校在鄉村振興中科技和人才的先發優勢,全方位服務于吉林省鄉村振興建設。
(掃描二維碼查看原文)
人民網刊發《吉林市:6月11日吉馬開跑 一程看盡江城美》,展現吉馬線路沿途的特色景觀、城市建筑、人文風貌。
(掃描二維碼查看原文)
新華社
新華社客戶端“吉林新觀察”專欄刊發《機場大流量 投射吉林高質量發展“三個亮點”》,報道分析5月份,長春龍嘉國際機場交出了亮眼的“流量答卷”的背后,是吉林省快速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縮影,吉林省開放型經濟呈現出項目建設加快、外商信心增加、文旅全面融合等眾多亮點。
(掃描二維碼查看原文)
新華社客戶端播發視頻《吉林啟動“尋訪老兵足跡 講好英雄故事 傳承紅色精神”主題宣傳文化活動》,報道活動以媒體宣傳、藝術創作、報告文學等形式展示功勛卓著的老兵感人事跡,引導廣大群眾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
(掃描二維碼查看原文)
新華社客戶端播發視頻《吉林:長白山景區旅游持續回暖》,報道長白山景區豐富旅游產品,發展以生態觀光為底色,康養度假、戶外運動、研學旅行等游客體驗為特色的新型旅游業態。報道介紹,截至5月31日,2023年長白山景區累計接待游客37.22萬人次,與去年同比增長857.42%,比2019年同期增長5.4%。
(掃描二維碼查看原文)
新華社客戶端播發視頻《吉林雙遼:采取拋秧技術進行水稻移栽》,報道雙遼市6000畝的水稻連片種植區域內,正采取水稻拋秧技術進行移栽,當地不斷提升水稻種植機械化、專業化水平,加快現代農業發展。
(掃描二維碼查看原文)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刊發《產糧大縣重節約》,以梨樹縣幸福社區食堂長期開展“光盤行動”為切入點,報道“倡導節約 制止浪費”在梨樹縣蔚然成風,正成為一種行動自覺。
(掃描二維碼查看原文)
經濟日報刊發《吉林松原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軟環境帶來硬實力》,以央企落戶松原最大產業項目——中車松原新能源裝備產業園為切入點,報道松原市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壓縮審批時限、規范執法行為、推動轉變作風,跑出了高質量發展的“松原速度”,讓大中小企業增強了投資信心。
(掃描二維碼查看原文)
中國新聞網
中國新聞網刊發《“化工城”吉林多項環保指標持續向好》,從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空氣、水生態等多項環保指標持續向好等方面,報道“化工城”吉林市取得的環保成績單。
(掃描二維碼查看原文)
中國新聞網刊發《吉林四平“污水變清”入濕地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將四平市西湖濕地成功改造作為吉林省水生態修復的一個縮影,報道“十四五”以來,吉林省“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三水統籌,在治理水污染的同時還河于河,讓河道具有自凈、生態修復功能。通過建設源頭區涵養林、生態緩沖帶、尾水濕地、河口濕地,強化河湖岸線的生態修復,讓河道內植物、魚類及微生物形成完整的生態系統,提高河流水體的自凈能力。
(掃描二維碼查看原文)
工人日報
工人日報客戶端刊發《吉林樺甸村級集體經濟倍增行動入選全國典型》,報道樺甸市村級集體經濟“1365”倍增行動入選國家2022年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考核評估典型經驗做法清單,是全國唯一一個以村級集體經濟專項行動推動鄉村振興的典型案例。
(掃描二維碼查看原文)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
記者 曉吉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