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端午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為豐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彰顯傳統節日的現代價值,6月22日至24日,由長春市文廣旅局主辦,長春市文廣旅局關工委、長春市文廟博物館、長春市孔子研究會、長春市文廟博物館關工委、長春文廟孔子學堂承辦的“樂享濃情端午 品味美好生活”端午節系列公益文化活動在長春市文廟博物館舉行。
6月22日,在“線上小課堂”,長春市文廟博物館工作人員以視頻的形式,通過簡明、生動的語言,為大家講解了端午節的歷史淵源和民俗知識,追思古代先賢,欣賞優美詩詞,傳承人文精神,涵養家國情懷。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在端午節,人們通常將艾草、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掛在門上,有驅蟲的作用,也寄托了人們萬事如意、平安健康的愿望。6月22日,在明倫堂舉行了DIY艾草花束活動,參加活動的同學們早早來到現場進行了沉浸式體驗。在工作人員講解之后,大家發揮創意,精心設計,將艾草固定好,再配上精美的香囊,做成好看又實用的艾草花束。通過本次活動,大家體會到民俗活動的樂趣和古人的生活智慧。
古時,民間認為農歷五月天氣炎熱,是五毒——蛇、壁虎、蝎子、蜈蚣、蟾蜍出沒之時。人們將它們的圖像畫下來貼在靶子上,用弓箭、石子射打,提醒大家防范毒蟲,注意身體健康。6月23日,在大成殿廣場舉行了射五毒趣味投擲活動,游客朋友們熱情參與。大家站穩腳步、手拿飛鏢、定睛瞄準、果斷投擲,在充滿互動性和趣味性的活動中,度過歡樂祥和的端午佳節。
6月24日上午9:30,國學大講堂將準時開講。吉林大學文學院由興波教授將繼續結合史實與詩詞,兼顧文學性與歷史性,為大家講述蘇軾被貶黃州、惠州、儋州等地時,蘇轍對哥哥的關照,以及蘇軾病逝后,蘇轍對哥哥的思念之情。歡迎大家來到明倫堂一樓報告廳收聽精彩講座。
長春市文廟博物館通過此次公益文化活動,為大家送上節日祝福的同時,展示中華民族傳統民俗的魅力,共同守護好、傳承好這份寶貴的文化財富。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
記者 殷維
圖片來源長春市文廟博物館
免責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傳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內容僅供參考
關鍵詞: